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电气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构成统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这四大学科和三大技术是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二   近代科学技术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的,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现代科学的发展更是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摘编自中国科学院科学发展报告

材料三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摘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取得的“独特建树”的主要原因。

(2)指出材料二中“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3)怎样理解科学“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如何应对这种“潜在的危险”?

2018-06-28更新 | 90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山丹县马场总场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工业的发展历程体现着人类历史的变迁。有人用下图形象地概括了二个多世纪以来的工业化历程。对下图理解不正确的是:
A.工业1.0时期,真正的社会化大生产形成
B.依赖工业2.0创造的生产力,英法美等国成为工业国
C.互联网的诞生推动了工业3.0时代的到来
D.科学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学者李约瑟在评论《九章算术》时说:“从它的社会根源来看,它与官僚政府组织有密切联系,并且专门致力于统治官员所要解决的问题,丈量土地、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税收、兑换率……为数学而数学的场合极少。”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构成统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这四大学科和三大技术是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二:近代科学技术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的,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

——摘编自中国科学院《2010科学发展报告》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取得的“独特建树”的主要原因。

(2)指出材料二“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中最主要的两项,并说出其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

2018-01-26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见下表)


材料二比起过去的六百年,在过去的六十年里,蒸汽机和电力已经在更大程度上征服了时间和空间。

——1897年《伦敦新闻报》

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16至17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的根本性差异,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存在差异的经济和思想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蒸汽机和电力如何“在更大程度上征服了时间和空间”。

2018-04-16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卓识教育深圳实验部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文科历史必修三期中测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这一发现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限制,并且使极遥远的水利的利用成为可能”。下列叙述与“这一发现”相符的是
A.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自然规律进行理论性概括和总结
B.使工厂开始摆脱自然条件限制,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C.使人类的经济活动由传统农业经济过渡到近代工业经济
D.引起了世界交通和通讯领域的革命

6 .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世界文明演进的主要力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在以前时代的大发明中,我们看见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那就是说除了偶然发现所带来的发明之外,需要常在发明之先。但在19世纪,我们就看见了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

——丹皮尔《科学史及其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材料三“二战”后兴起的新技术革命使人类的劳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社会从以体力劳动的解放为标志的工业革命时代,过渡到以脑力劳动的解放为标志的信息革命时代。……人类从直接参与生产过程转变为控制生产过程。劳动者的素质逐步从体力型、文化型发展为科技智能型。

材料四1961年4月12日,苏联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宇航员加加林在太空遨游108分钟,绕地球一周后安全返回地面。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7月21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月球上留下人类的第一串脚印,7月25日平安返回地球。

请回答:

(1)有人认为从生产力角度看,材料一的两位科学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时代的发展。这种观点对不对?说明理由。

(2)结合材料一中的图三,用所学知识对材料二中所说的“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这一观点加以证明。

(3)根据材料三,概括“二战”以来高科技是如何改变人类的劳动方式的?

(4)根据材料四,说明20世纪60年代以来科技发展呈现的新特点。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的科学革命为技术革命打下了坚实的基融:物理学革命为原子能、电子技术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化学革命为分子设计和开发新村精打下了整实的基础与此同时,交叉学科和边蟓学科大量兴起,以至任何一项重大的特学发现和发明,都不再是单一学科发展的结果。科学事业也不再是少数人的事业,而成为社会性的巨大事业。

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业劳动生产车,战后1946年至1970年,资本主义界工业生产增长了大约4倍。同时,海陆空立体交叉交通运输网络形成,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兴产业部门,如:信息技术产业己被人们从第三产业中独立出来,作为第四产业。科技革命成的新的技米水平,使一个企业、一个国家很少能单独全面开发新产品,因此必须进行产品零部件开发的国际合作。

——摘编自王春明《科技革命的历史轨迹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材料二 科技是国之刺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

——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5月30日)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以来科技革命的主要特点。
(2)根据以上材料,分析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8 .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世界文明演进的主要力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材料2:二战后兴起的新技术革命使人类的劳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社会从以体力劳动的解放为标志的工业革命时代,过渡到以脑力劳动的解放为标志的信息革命时代……人类从直接参与生产过程转变为控制生产过程。劳动者的素质逐步从体力型、文化型发展为科技智能型。

材料3:1961年4月12日,苏联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宇航员加加林在太空邀游108分钟,绕地球一周后安全返回地面。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7月21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月球上留下人类的第一串脚印,7月25日平安返回地球。

材料4:“神七”太空行走一小步,中国科技发展一大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大步。

请回答:

(1)有人认为,从生产力角度看,材料1的两位科学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时代的发展。这种观点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2,概括二战以来高科技是如何改变人类的劳动方式的?

(3)根据材料3,说明20世纪60年代以来科技发展呈现的新特点。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4“中国科技发展一大步”的重大意义。

2018-01-0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有人将近代科学技术的历程概括为“破茧”(科学诞生)、“羽化”(科学发展)和“飞升”(科学应用)三个阶段。其中“飞升”阶段的发明给交通带来的重大变化是
A.从平面交通到立体交通B.蒸汽机和内燃机应用于交通
C.科学和技术实现了密切结合D.开创了近现代科学的新时代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清时期耕地和人口的变化

时期耕地面积人口
明初8.5亿亩6,600余万
清前期10亿亩4.1亿

——《财政问题研究》

材料二哈特威尔认为,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几乎无视第三产业在英国十八和十九世纪增长中的重要地位……。服务业的膨胀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同样不成问题的是,运输业在发展,商业在分化;店铺数量不断增多,并且日益专业化;企业的规模不断在扩大,虽然在总体上还不算太大,企业的机构逐渐官僚化,人员的职守在更新或增多:经办、会、稽查、统计、代理等;银行原来的人员确实少的可怜,现在已经迅速变得很多。

——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材料三因特网是目前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国际性计算机网络。它以TCP/IP网络协议将各种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位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物理网络连接成一个整体。它也是一个国际性的通信网络集合体,融合了现代通信技术和现代计算机技术,集各个部门、领域的各种信息资源为一体,从而构成网上用户共享的信息资源网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经济的什么状况?这种状况能否一直延续下去?其根本原因何在?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这一时期英国经济领域发生的变化(不得摘抄原文),并说明原因。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类社会发展到这一阶段,其社会经济发展表现出什么特征?

(4)综合以上三段材料说明人类社会发展的走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