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电气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下图是19世纪90年代《纽约世界报》刊发的漫画《霍根小巷居民之电车party》。该漫画可用来说明
A.城市化带来交通拥堵B.美国的工业实力强大
C.电气时代便利了人们生活D.科技进步恶化了自然环境
2022-02-0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高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下图是19世纪巴黎的电力铁路。这幅图反映了
A.电气技术的应用B.业余生活的丰富C.企业规模的扩大D.信息时代的来临
2021-08-27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智学联盟体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3 . 在下图“?”处最恰当的应填
A.近代工厂的普遍建立B.电力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C.汽船火车的先后问世D.化学工业的兴起和发展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钟义信在《社会动力学与信息化理论》一书中把科学、技术、经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归纳为科学一技术一经济一社会的互动理论,它的基本模型如下图所示:



根据科学一技术一经济一社会的互动理论和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提炼出一个观点并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图中包含了时间与空间的相关信息,请对上图所反映的现象发表见解并结合相关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见解明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1-01-05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如图是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示意图。阅读如图,回答问题。

(1)据图提取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主要特点
(2)请根据图中的具体时间,说明前四次中心各自对应的历史背景
2020-11-27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交通工具的演变,记录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请根据下列交通工具演变图,简述近代史上交通工具所使用动力的演变过程,概括影响交通工具演变的主要因素并分析其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2020-03-20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期末考试
8 . 科技的发展对于促进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有积极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在世界科技发明中的比例统计表

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401——1000年

1001——1500年

1501—1840年

比例

70%

58%

29%

材料二   观察下列四副图片



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哪一种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第三阶段状况的思想原因。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图一的应用对生产产生了哪些影响?图二的应用如何丰富了人们日常生活?指出图三和图四中近代科学家研究自然科学采用的主要方法。
2019-12-12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州市融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在18世纪,中国似乎又一次处于开拓技术和经济新变革的关头……但中国的这一系列成就,同医学和药物学及其应用一样,主要是累积的经验发现,而不是系统的或持久的科学探索的结果。……(上等文人)学者们视一切体力劳动为低级,甚至蔑视实验工作。然而,正是理论、构思、实验和实践的结合,产生了现代西方科学和技术成就。但这一切都未能在止步于已经高度发展水平上的中国发生。

——罗兹·墨菲《亚洲史》

材料三 从广义上,我们可以说,在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5世纪之间,中国比欧洲的科学技术(除了希腊光辉灿烂的理论建设高潮之外)要进步得多,但是从文艺复兴以后,欧洲的科学就开始占领先地位了。确实,到了伽利略时代,可以说科学发明的技术本身被发现了,其结果就产生了现代科学的统一世界,科学为全人类所共有……欧洲有许多特殊的因素必须考虑进去:欧洲历史发展的具体条件,欧洲封建制度的形式,欧洲的重商主义和工业化建设日益增长的需要,希腊人从苏格拉底时期以后对欧洲文化历史一贯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所有这一切以及其他类似的因素都足以充分解释那个“伽利略奇迹”之谜。

——李约瑟《中国:发明与发现的摇篮》

材料四: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哪一幅图代表的古代科技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最久远?材料一中古代科技对欧洲社会发展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据材料一、二,指出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指出中西方科技发展上的差异。
(3)材料三中,李约瑟认为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于欧洲的特殊因素有哪些?
(4)科学技术的发明可以引领一个崭新的时代,结合材料四说明这一观点。
2020-03-09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文科)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古代很早就有关于使用石油的记载。《元和郡县图志》中记载(公元578年)“石脂水……燃之极明……突厥围酒泉,取此脂燃火焚其攻具,得水逾明,酒泉赖之获济。”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云:“石漆,高奴县石脂水,水腻,浮水上如漆。采以膏车及燃灯极明。”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鄜、延境内(今陕西境内)有石油……余疑其烟可用,试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为之,其识文为‘延川石液’者是也。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余始为之。”

材料二 下图为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比例图。



(1)根据材料一概括石油在中国古代的主要用途。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以后石油“大行于世”的原因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别指出19世纪中期、20世纪中后期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中两次能源的重大突破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