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电气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技术是人类改变或改造环境的方法、途径及技能。人类技术的进步经历了从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到科学研究的推动。技术的进步和交流越来越深刻影响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第二次传播革命中,书写媒介经历了从沉重的石头、泥土逐步向较轻的龟甲、兽骨、木板、竹简和软绵、便携的羊皮、绢帛、纸张的转变,……这些转变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在传播的文明程度上是怎样地让西方人望尘莫及。对于这些,用施拉姆(1982)的话说:“它是历史上震撼地球的大事之一。”

材料二   千百年来,人类一直梦想自己能有两只“顺风耳”、一对“千里眼”,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迅速而真切地得到远方的信息;更梦想自己的声音和形象能够记录下来,传之千里,流之百年。

材料三   第五次传播革命是指以电脑为主体、以多媒体为辅助的、能提供以交谈方式来处理包括捕捉、操作、编辑、存贮、交换、放映、打印等多种功能的信息传播活动。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邵培仁《人类传播史上的五次革命》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古代中国人在第二次传播革命中的标志性人物及生活年代,以此为例说明古代中国技术发展的特点和“它是历史上震撼地球的大事之一”的理由。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19世纪中期有助于人们远距离传递信息技术的理论基础,列举马可尼的国家及其贡献。
(3)解读材料三,概括第五次传播革命的技术基础,以及与传统信息传播方式相比的突出特征,用一句话概括这次传播革命给人类文明带来的影响。
2022-01-04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刀剑,促使人类不断地实现跨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印象派艺术受日本浮世绘(日本德川幕府时代即1603~1867年间,兴起的一种独特的民族艺术,是典型的花荷柳巷艺术。主要描绘人们日常生活、风景和演剧。)的影响,重视绘画的平面性、装饰性和写意性。物理学对光色的分析促进了绘画色彩的变革,给艺术家以启发。艺术家运用光学原理来进行创作,可以说是印象派最大的成功在于光和色彩学上的发明和创造。

——马晓琳《西方美术史》

材料二 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依据“它”解释强与弱的区别;成功的个人和种族已经在自然界取得竞争优势,并因此进化到比其他逝应性较差的人种更高的状态,在这一推理的上,新宾等人证明了帝国主义列强主宰世界是自然科学法则不可避免的结果。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三 二战期间取得的科学和技术的突破以及战后在此基融上的科技进步,对战后世界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科技创新,尤其是核式器、火箭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远程投送技术方面的进步,使得潜在的战争成本急剧增加,降低了国家通过侵略征服可能取得的预收益;另一方面新技术在民用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使得科技因素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成为财富和权力的源泉,从而削弱了通过代价高昂的征服能够获利的动机;再者,材料合成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问对原材料和能源的竞争、争夺,而这一点曾是近代以来诸多战争的根源。

——朱大伟《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世界的和平发展——一个科技遗产的视角》


(1)列举一例印象画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根据材料一概括印象画派产生的因素。
(2)指出材料二中“它”的含义及其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简析斯宾塞等人的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从战争与科技关系的角度,阐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意义
2021-05-21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绍兴市新昌县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科学引领发展,技术助力生活,科技史亟需全人类省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18世纪晚期,(英国)已经有了跃进的感觉。人力和畜力已经被机器和非动物的能源所代替或补充:煤、铁等产量大幅增加。促使这种变化的一个必要的杠杆,就是发明。……没有发明的话,就不可能在产量上实现那么巨大的增长。(但发明)很少直接受益于理论科学,而更多是得益于经验。此外,像1754年在英国成立的皇家工艺、制造业与商业奖励协会这样的团体,则把发明创造的精神纳入了有用的轨道。……发明家的社会背景很不相同,从水磨匠到牧师,应有尽有。

摘引自[英]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材料二 科学的突破,技术的创新,新发明的涌现,对于工业革命的形成至关重要,第二次工业革命实际上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直接推动下兴起的。电磁学理论直接导致了电力工业的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电解定律、电磁场方程……的发现和创立,使得电磁学理论日臻完善。19世纪60年代以后发电机、电动机、汽轮机等等的相继发明和应用,无不建筑在此理论基础之上。

-引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三 美国在日本投掷的原子弹使远距离战胜敌人的梦想变为现实。不久,苏联也研制出了核弹,开启了核竞赛的危险游戏。20世纪50年代,一方面人们只在所谓的“代表战”(冷战时期的词汇)中进行“低强度”的战斗,另一方面美苏都加强核武器研制。1952年,美国研制出了第一枚比1945年原子弹威力还强1000倍的氢弹。一年后,苏联也制造出氢弹。60年代开始研制的弹道导弹最具毁灭性。为此,美苏还上演了一起惊心动魄的事件。70年代,双方都对对方持有的近万枚弹道导弹十分忌惮,因此建立了直接联系的热线,防止灾难发生。

-摘编自[西班牙]马尔瓦莱斯《从投石索到无人机:战争推动历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人类结束对水力、畜力和风力依赖的标志,概括18世纪英国发明成果不断涌现的原因。
(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列举意大利人马可尼在通信领域的成就。根据材料二,一句话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3)结合所学,写出材料三中“代表战”及“惊心动魄的事件”名称。关于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利弊,众说纷纭,浪漫主义思潮的观点是什么?根据材料一二三与所学,从人类向“距离”挑战的角度论证此观点。
2021-01-09更新 | 2494次组卷 | 17卷引用:浙江省2021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历史试题
4 . 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它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在经济发展和政治民主化方面取得持续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生存价值观或自我表现价值观与民主之间的关联是相当强劲的。自我表现价值观(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宽忍,以及参与决策)是否能促进民主?抑或是民主体制引起这种价值观的出现?要判断这一因果关系总是不容易的。

——亨廷顿、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

材料二   在前英国(北美十三块)殖民地,形成了一种制度架构,它允许人们之间的交往不是以个人关系为转移,这种复杂的交往是政治稳定所必需的,而且能抓住现代技术所带来的经济增长潜力。

——道格拉斯·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古代希腊的史实论证自我表现价值观和民主体制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前英国殖民地"形成的"不以个人关系为转移的制度架构"的原则和基本内容,并概述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该地区"抓住现代技术所带来的经济增长潜力"的主要表现。
2020-11-12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选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1868年,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信号灯。它由一位警察牵动皮带操作:红灯停,绿灯行。这盏信号灯出现后,伦敦这个最繁忙的路口交通秩序有所好转。
1903年,美国颁布实施了首部交通法规,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红绿灯信号、行人安全岛、人行横道标志等设施,后为世界各国所仿效。
1914年,美国的克利夫兰、纽约和芝加哥相继出现了由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缓解了这些城市出现的交通问题。随着美国汽车制造业迅猛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城市道路通行提出更高要求。此后,美国开始把多个交叉口信号灯连接为一个联动式信号系统,由人工集中控制,使路口通行能力有所提高。
1926年,英国第一次安装和使用自动化的控制器来控制交通信号灯,成为城市交通自动控制的起点。
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开始使用车辆感应式信号控制器,雷 达、超声波、电磁等检测器相继问世。
1952年,美国丹佛市首次把模拟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交通信号灯控制。
1964年,加拿大多伦多建立了一套由计算机控制的交通信号灯协调控制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电子计算机交通控制系统的城市。这是道路交通控制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城市交通状况日趋恶化,拥挤、阻塞、交通事故和噪声、环境污染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人们认识到,只有综合考虑路口交通流与信号控制方案,并完善配套的城市交通法规,才有望改善城市交通,消除相关社会问题。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应运而生,它采用实时侦探数据并自动调控信号灯,以保证道路的畅通。
——据郑祖武《城市道路交通》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诞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20世纪交通信号灯重大改进的主要科技成果。
(3)根据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说明技术进步在哪些方面改善了城市生活。
2019-01-30更新 | 3321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4届浙江东阳市南马高中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卷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据《中国制造2025》作图

(1)根据材料,列举英国工业革命动力部门最具标志性的发明一项及发明者。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工业1.0和工业2.0开展的技术条件。

(2)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工业2.0时代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并从物质技术条件这一角度,简要说明工业2.0时代是如何推动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

2018-05-13更新 | 114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中期,由于木材匮乏引发的能源危机,使得英国人毅然在热能和机械能领域实现转轨,通过调整能源结构实现了国家整体性产业变迁,完成了经济史的重大转折,由此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在始于19世纪末期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能的广泛应用带领人类社会步入了电力时代,……类似于前两次工业革命,随着新技术创新在多产业显现并加速扩散应用,第三次工业革命通过向可再生能源转型、分散式生产等五大支柱,重新塑造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将给人类社会带来比前两次工业革命更为广泛、深远的影响。

——朱启贵《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下的转型选择》

材料二世界主要能源消费构成比例示意图

材料三中国能源生产、消费结构图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三次工业革命中的各主要工业部门。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19世纪中期、后期和20世纪中期、后期能源结构变化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3)材料三中,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能源生产、消费有什么变化?从历史角度简要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4)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从三次科技革命影响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得到的启示。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8 . 工业革命引发了不同的反响,对人类文明产生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革命发明成果一览表(部分)
时间
发明者
国别
发明成就
1733年
凯伊
英国

1765年
哈格里夫斯
英国
手摇纺纱机
1690年
巴本
法国
活塞
1782年
瓦特
英国
联动式蒸汽机
1807年

美国
汽船
1814年
史蒂芬孙
英国
蒸汽机车

——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二
材料二:对工业革命时期的资本家,主要有以下看法:傅立叶认为,工业化大生产把一切都交给资本家,他们肆意剥削工人,工人变成了劳动的奴隶,致使劳动成为贫困和痛苦的根源。资本家财富的丰裕是以工人的贫困为代价的。亚当·斯密认为,资本家追求个人利益,不仅意味着个人财富的增加,实际上也是国民财富的增长,神奇般实现了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和谐。资本家并非总是不顾一切唯利是图,他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他们都在为追求私利辛勤工作,若不如此,在市场交换中必败无疑。
——据李宏图等《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整理
材料三:江南制造局的这批蒸汽机译著一经出版,便开始了传播和吸收的过程。有相当的群体阅读过这批书籍。在19世纪晚期,这批书籍被分别收录入一系列西学丛书,并随着这些丛书流传到日本。
——摘自孙磊《江南制造局蒸汽机译著的研究》
(1)完成材料一中表格的填空,并根据材料一概括工业革命的三个方面成就。
(2)工业文明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成为时代关注的焦点。对工业革命时期的资本家,您更认同材料二中的哪种看法?请简要说明理由。(不说理由不得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江南制造局蒸汽机译著的影响。
2016-03-10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浙江温州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测试文综历史试卷
9 . 科学技术的发展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人类社会也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反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军事学著作《武经总要》前集卷一五载有一种“指南鱼”的制作方法。……12世纪初朱彧著《萍洲可谈》,其卷二云:“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南宋赵汝适记载:“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惟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三卷)
材料二 在军事圈内,科技以令人目眩的速度发展着……1880年时的原始蒸汽船和部分铁制战舰许多还带有帆,而海军却已进步到了使用巨大的油力无畏战舰。它载有武器,能在20英里外发射炮弹,时速超过了20海里(巡洋舰和驱逐舰能达到30海里的速度)。配备无线电后,海军可在全世界控制和部署战舰。到一战结束时,潜艇、飞机和航空母舰的引进,标志着影响海战结果的技术发生了巨大变化。
——(美)杰弗里·帕克等《剑桥插图战争史》
材料三 现在人类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这样一个历史阶段,这是一个世界潮流,而且这个互联网时代对人类的生活、生产、生产力的发展都具有很大的进步推动作用。
——习近平参观考察腾讯公司讲话(2012年12月7日)
做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要处理好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做到协调一致、齐头并进,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努力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
——习近平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讲话(2014年2月27日)
(1)根据材料一并联系所学知识,概括指南技术在宋代得以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简述15世纪以后指南技术的发展对人类走向整体世界的影响。
(2)阅读材料二,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哪些新成果已经用于战争?对于由科技进步而出现的新式武器装备,有人认为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也有人认为客观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你赞成哪种观点?试以20世纪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3)互联网技术是哪两者相结合的产物?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应如何理解面对互联网这一世界潮流“要处理好安全和发展的关系”?
2015-08-11更新 | 3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浙江嘉兴第一中学高三适应性检测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