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信息技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1977年,有西方学者曾指出:图书馆将逐渐消亡,它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这一观点(     
A.看到了技术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B.体现了对西方传统文化衰落的担忧
C.指出工业化造成了精神世界的空虚D.反映了现代科技与传统社会的矛盾
2 . 2022 年4月,第 131届广交会在线上举办,丹东市组织 30家企业“登云”参展,相继与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进行了“屏对屏”商洽。这客观上说明(     
A.电商日益受到国民青睐B.政府职能发生根本改变
C.互联网取代了传统商务D.现代科技促进信息交流
2022-10-27更新 | 2870次组卷 | 25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寿光现代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互联网+”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作为当前信息化发展的核心特征提取出来,并与工业、商业、金融业等传统行业进行全面融合,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这说明“互联网+”
A.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B.促进劳动方式发生根本转变
C.使人工智能成为新科技领域标杆D.运用新技术开始改变人们的生活
4 . 1982年3月,美国公布了“高边疆”计划,其核心为借助美国空间技术的优势,在经济上开发太空,同时在外层空间设防,实现军事化。这一计划的实施
A.受到了信息技术革命的影响B.体现了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C.推动了人类太空时代的到来D.反映了政府干预职能的加强
2022-01-28更新 | 194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报道,机器人在2013年4月四川芦山地震灾后的排查工作中发挥了显著作用。4台飞行机器人共排查了6个乡镇,获取了近50平方千米震区的空中信息,排查了高层危楼50余栋,大大提高了国家救援队灾后排查救援的工作效率。材料说明
A.人工智能技术首次应用在地震救灾中B.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取代人工救灾设备
C.人工智能技在救灾中发挥了主导作用D.科技进步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
6 . 1985年,西欧国家制定了发展高科技的“尤里卡计划”。20世纪90年代,美国总统克林顿提出了建立“信息高速公路”的计划,确保美国在高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日本政府也提出了“科学技术立国”的口号。这些举措说明
A.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已过时B.美国科技创新投入超越其他国家
C.科技发展与创新成为时代潮流D.日本西欧科技创新水平超越美国
2021-12-11更新 | 368次组卷 | 4卷引用:【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山东专用)-一轮巩固卷07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科研组织与技术进步]

材料一   19世纪晚期,西方科技发展出现新趋势: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直接结合,许多大型企业建立了科学技术实验室,如德国西门子等;科学研究走上集体攻关道路,1873年德国“国立物理研究所”、1876年美国爱迪生实验室即在此背景下创立;各国大量创办理工学院和技工院校;企业在科研中的地位日益提升。1901年,美国82%的专利颁发给个人,18%颁发给公司;1932年,公司所获专利数超过国家颁发专利总数的一半。

——摘编自何顺果《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等

材料二   二战以来,科学研究出现一种新模式——“大科学”。它将基础理论研究与尖端工程联系起来,以解决重大问题。“大科学”对资金、设备和跨学科要求更高,远超普通企业的承受能力,只能由大型企业或政府资助和组织。到1965年,美国国民收入的3%用于科学研发,科研资金的3/4来自政府。苏联也大致类似。二战以来,美苏在众多领域尤其是军用领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大科学”日益成为大国竞争的重要舞台。

——摘编自巴克勒《西方社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科学研究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19世纪晚期以来科学研究主体的变化及其影响。
2021-10-07更新 | 3290次组卷 | 30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段测(一)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世界科技中心转移概况

第一次15401620年间以意大利为中心的一些国家出现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其中有意大利科学家达·芬奇、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天文学家布鲁诺等,他们都是近代科学的奠基人。意大利成了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科技文化中心
第二次1660年至1750年,英国科学技术一直保持领先水平。据不完全统计,这时英国拥有的杰出科学家人数占世界杰出科学家总数的36%以上,取得重大科技成果占世界的40%以上
第三次第三次世界科技中心的大转移发生在1760年至1840年之间。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法国科学家做出的重大科学发明占全世界发明总数的40%以上。这一切足以说明,法国已完全取代英国而成为世界科技中心
第四次第四次世界科技中心的大转移发生在18401910年之间。据统计,从1851年至1900年,美、法、英、德四国所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数目分别是:美国33项、法国75项、英国106项、德国209项。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加速了德国产业革命的进程。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德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工业化强国。这些标志着德国在科学尖端领域已全面地超过了英法
第五次第五次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发生在1910年之后。1945年美国试验成功第一颗原子弹,1946年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958年美国人造卫星也上了天,使美国科学技术处于遥遥领先的水平

——摘编自张文彦等主编《自然科学大事典》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世界科技中心转移的轨迹,并结合相关世界近现代知识予以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