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信息技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表为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周期表。(单位:年)

该表呈现的变化反映出19世纪晚期以后
A.市场对工业产量的影响增大
B.新发明主要产生于工业领域
C.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逐渐形成
D.科技对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大
2017-12-20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阶段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全球化经历了3个伟大的时代:“全球化1.0”主要是国家间融合和全球化,开始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时,持续到1800年前后,是劳动力推动着这一阶段的全球化进程,这期间世界从大变为中等。

“全球化2.0”是公司之间的融合,从1800年一直到2000年,各种硬件的发明和革新成为这次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从蒸汽船、铁路到电话和计算机的普及,这期间因大箫条和两次世界大战而被迫中断,世界从中等变小。

而在“全球化3.0”中,个人成为了主角,肤色或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不再是合作或竞争的障碍。软件的不断创新,网络的普及,让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和印度的人们可以通过因特网轻松实现自己的社会分工,世界变平了,从小缩成了微小。

——摘编自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

材料二很少有人、团体或政府反对全球化本身。他们反对的是全球化的悬殊差异。第一,全球化的好处和机会仍然高度集中于少数国家,在这些国家内的分布也不平衡。第二,最近几十年出现了一种不平衡现象:成功地制定了促进全球市场扩展的有力规则并予以良好实施,而对同样正确的社会目标,无论是劳工标准,还是环境、人权或者减少贫穷的支持却落在后面。

——安南《我们:联合国人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全球化3.0”阶段与前两阶段在主体和推动力上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们反对全球化的原因。据材料二指出有利于促进全球市场扩展的因素,并结合20世纪90年代国际贸易体系的发展加以说明。

2017-11-20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美国《时代》周刊将互联网使用者推选为“2006年度人物”。这充分表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哪一领域的技术得到广泛使用
A.计算机
B.航天技术
C.生物工程
D.原子能
4 . 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1946年问世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设计之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轨迹的;导弹的前身是德国人研制的远程液体燃料火箭,目的是用于空袭英国。以上史实主要说明
A.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B.军事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第一动力
C.科技的进步加剧了战争的破坏性D.战争促进了新科技革命成果的发明
5 . 有学者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过去二百年中,人类经历的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电气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是深度全球化背景下的(       
A.信息化B.规范化
C.网络化D.国际化
2016-11-27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6 . 观察如图,可以推知

A.初级产品占世界贸易的比重持续下降B.国际组织成立促进世界贸易稳定增长
C.技术革命使国际贸易结构发生了变化D.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明显加剧
2016-11-27更新 | 798次组卷 | 26卷引用:山东省泰安第十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