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信息技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1 . 央视纪录片《互联网时代》的解说词中说道:“互联网实际上是把人与人联结在一起了,另外一个是把人与信息联结在一起了。因为这两个联结实际上大大提升了我们讲的那个信息的一个传播的效率,创造了效率。”由材料可知,互联网
A.推动了人们直接交往的加快
B.有利于鉴别信息的正确性
C.彻底消除了人类社会的隔阂
D.加速了信息传播的效率
2017-11-29更新 | 416次组卷 | 15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1999年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京东、苏宁易购等自营式电商企业随后相继诞生,2012年,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网购市场。2016年的“双11不仅是购物狂欢节,而且承载更多的是观念更新。”这说明
A.中国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受益者
B.互联网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
C.电子商务成为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
D.网络技术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
2017-08-29更新 | 724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二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全球化经历了3个伟大的时代:“全球化1.0”主要是国家间融合和全球化,开始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时,持续到1800年前后,是劳动力推动着这一阶段的全球化进程,这期间世界从大变为中等。

“全球化2.0”是公司之间的融合,从1800年一直到2000年,各种硬件的发明和革新成为这次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从蒸汽船、铁路到电话和计算机的普及,这期间因大箫条和两次世界大战而被迫中断,世界从中等变小。

而在“全球化3.0”中,个人成为了主角,肤色或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不再是合作或竞争的障碍。软件的不断创新,网络的普及,让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和印度的人们可以通过因特网轻松实现自己的社会分工,世界变平了,从小缩成了微小。

——摘编自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

材料二很少有人、团体或政府反对全球化本身。他们反对的是全球化的悬殊差异。第一,全球化的好处和机会仍然高度集中于少数国家,在这些国家内的分布也不平衡。第二,最近几十年出现了一种不平衡现象:成功地制定了促进全球市场扩展的有力规则并予以良好实施,而对同样正确的社会目标,无论是劳工标准,还是环境、人权或者减少贫穷的支持却落在后面。

——安南《我们:联合国人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全球化3.0”阶段与前两阶段在主体和推动力上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们反对全球化的原因。据材料二指出有利于促进全球市场扩展的因素,并结合20世纪90年代国际贸易体系的发展加以说明。

2017-11-20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1956年,在IBM(国际商用机器公司)资助之下,10位计算机领域的学者组织了一场研讨会,正式提出人工智能概念,此后数十年,他们和IBM一道主宰了这个领域。这反映出
A.科技的发展主要源于社会需要
B.人工智能成为新科技领域标杆
C.科技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世界
D.资本与科技具有相互促进作用
2017-11-02更新 | 505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高新区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线上考试历史试题
5 . 阿里巴巴1998年正式注册,随后,卓越、京东、凡客诚品、苏宁易购等相继成立。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网络零售额达6 310亿元,占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9. 9%。这说明
A.电子商务完全改变了中国人的消费方式B.信息技术推动了企业经营方式的革新
C.发展中国家是“新经济”的主要受益者D.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
2017-10-30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邹平双语学校三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美国《新闻周刊》撰文指出:“马里兰大学一个研究小组收集的数据显示,我们眼下处于50年代以来全球暴力的最低点。但我们被告知我们生活在一个黑暗危险的时代:恐怖主义、流氓国家、核扩散、金融恐慌等。部分问题出在这里:暴力逐渐减少,信息却不断激增。”作者意在说明(   
A.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使得威胁被夸大
B.全球趋势总体缓和,但仍在诸多不稳定因素
C.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使各种信息传播更快捷
D.“冷战”结束后,世界局势趋于缓和
2019-01-30更新 | 177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2届山东省淄博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卷
7 . 有学者说,网民利用互联网聊天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寻找信息,更主要的是为了寻找符合自己想象中的他人,以便与之进行互动。其意在说明
A.网络增加了更多就业机会
B.网络发展便利了人口流动
C.网络推动了人类思想交流
D.科技进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
8 . 英文的“Communication”有多重译义,一般包括“传播”“传达”“交通”和“交流”。有人说,从互联网迄今的发展过程看,网络就是传媒Communication。对互联网的这一理解旨在强调互联网
A.促进了信息产业的发展B.最大的成功在于技术的不断更新
C.作为人类交往方式而存在与发展D.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拓展
2018-01-05更新 | 86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2月)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也确实展示过这样的一面,在技术进阶升级带来“机器代替人”的前几次工业革命中,技术始终是掌握在人手中的工具,“机器”真实地助益了人类的生存和生活。但与此同时,核武器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化学毒品、电脑病毒等等的技术进阶升级,却是整体上加害于人类生存和生活的。这样的技术越是先进,对于人类整体上的加害,越是强烈和彻底,越是危及人类整体的存在。

——陈彩虹《在无知中迎来第四次工业革命》


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史相关史实加以阐述说明。

10 . 英国学者巴雷特认为“因特网预示着巨大挑战,同时也预示着无限的机会。它给我们理想‘部族’带来了挑战,但也许能够帮助改变每一个国家的需求。法律、管理和文化构架允许我们控制并部分地利用这个工具。”下列对材料解读符合作者意图的是
A.因特网对每个国家利弊参半
B.因特网有利于推动全球化进程
C.因特网的发展会突破法律限制
D.因特网的发展不应受制于政府
2017-03-10更新 | 475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