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信息技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下,“大烟囱工业”“夕阳工业”(如钢铁采矿)比重逐渐下降,而电子、原子能、生物工程等“朝阳工业”迅猛发展。它充分说明这次科技革命
A.进一步引起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B.使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C.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改变D.使科技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2020-07-22更新 | 707次组卷 | 20卷引用: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高一历史课后培优分级练(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2 . 信息化社会是学习化的社会,是终身学习的社会,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社会的标志是
A.原子能技术的应用B.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使用
C.航天技术的发展D.克隆技术的发明
3 . 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
A.生物工程B.航天技术C.原子能技术D.计算机技术
4 . 二战后科学技术新发展的成果不包括
A.原子能的开发利用B.计算机的发明和互联网的建立
C.电力的广泛应用D.生物工程技术的突破
5 . 托马斯·弗里德曼认为:“在全球化第三阶段,个人成为主角,肤色或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不再是合作或竞争的阻碍。…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和印度的人们可以轻松实现自己的社会分工,世界变平了,从小缩成了微小。”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市场形成B.交通方式革新C.美苏冷战缓和D.信息技术应用
2020-02-11更新 | 295次组卷 | 22卷引用:高二上人教必修3 第4单元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B版
6 . 1937年意大利罗马有近万人为一位科学家举行国葬,全世界的无线电站停止工作2分钟,向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致哀。这位科学家是
A.赫兹B.莫尔斯C.贝尔D.马可尼
7 . 有学者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新的社会流动,内容大致包括含义相左的“向上”和“向下”两个方面内容,从职业分层角度看,社会流动出现明显的向上流动的趋向。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明显加速B.经济全球化使全球经济连为一体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弊端显现D.新科技革命助推社会结构的调整
2019-12-11更新 | 1694次组卷 | 27卷引用: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练习题
8 . 人工智能(AI)是计算机信息科学的一个分支,利用计算机模拟人类的智力活动。人工智能的应用,让机器代替人类进行单纯重复的工作或危险和劳动条件恶劣的工作,既能减轻劳动强度,又能避免工伤事故。这表明信息技术
A.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工作环境
B.避免了工伤事故的发生
C.给从事单纯重复劳动者带来失业风险
D.提升了人类的智力水平
2019-11-11更新 | 639次组卷 | 19卷引用: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纲要下-高中历史统编版新课同步练习
9 . 有学者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过去二百多年中,人类经历的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是规模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是深度全球化背景下的“个性化”,关于三次工业革命,下面论述正确的是
A.“机械化”是指世界范围内机器广泛应用
B.“规模化”是指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C.“个性化”是指科学和技术开始紧密结合
D.三次工业革命都依赖新能源开发和利用
2019-10-16更新 | 1051次组卷 | 71卷引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同步测试:2.7《第一次工业革命》
10 . 据有关数据显示,美国国家安全局至少于2008年起,向全球近10万台计算机植入专门软件,监听各国社会动态。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全球化推动了各国信息的共享
B.信息革命削弱了美国霸权主义
C.社会信息化带来安全方面风险
D.网络对社会安全影响弊大于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