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信息技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876 年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

2     2010 年中国上海世界博览会

比较表 1、表 2,提取有关中美科技发展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017-12-1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2月)历史试题

2 .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世界文明演进的主要力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在以前时代的大发明中,我们看见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那就是说除了偶然发现所带来的发明之外,需要常在发明之先。但在19世纪,我们就看见了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

——丹皮尔《科学史及其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材料三“二战”后兴起的新技术革命使人类的劳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社会从以体力劳动的解放为标志的工业革命时代,过渡到以脑力劳动的解放为标志的信息革命时代。……人类从直接参与生产过程转变为控制生产过程。劳动者的素质逐步从体力型、文化型发展为科技智能型。

材料四1961年4月12日,苏联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宇航员加加林在太空遨游108分钟,绕地球一周后安全返回地面。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7月21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月球上留下人类的第一串脚印,7月25日平安返回地球。

请回答:

(1)有人认为从生产力角度看,材料一的两位科学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时代的发展。这种观点对不对?说明理由。

(2)结合材料一中的图三,用所学知识对材料二中所说的“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这一观点加以证明。

(3)根据材料三,概括“二战”以来高科技是如何改变人类的劳动方式的?

(4)根据材料四,说明20世纪60年代以来科技发展呈现的新特点。

3 . 科学是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的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图片和材料,根据相关知识回答:
材料一美国《时代》周刊日前公布了2007年各领域的最佳发明,并同时公布了有史以来的最佳发明家。著名的有蔡伦、达·芬奇、伽利略、牛顿、托马斯·爱迪生、爱因斯坦等人。填写下表:
材料二在汲取国际相关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凭借科学有效的管理协调方式、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艰苦创业、报效祖国的奉献精神,中国在核武器研制领域,以最少的研制经费,创造了最快的速度。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原子弹响了之后,美国总统约翰逊怒不可遏,拍案而起:“美国不能在沉默,我认为应该把第七舰队调往南中国海,向中国人表明美国的态度。”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则轻轻地反问了一句:“总统先生,您是想证明美国强大呢,还是害怕?”随后,美国总统果然向全世界作了一个很温和的电视讲话。在讲话中,美国总统只是抱怨中国政府不该把本应用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钱用于发展核武器,并破坏了世界环境等。
(2)知道中国原子弹研制成功后,美国总统为什么会怒不可遏?从当时的实际情况看,中国有没有通过发展核武器赢得韬光养晦的发展国内工农业的时间?请说明理由。材料三阅读下图

(3)20世纪60年代,苏联人和美国人先后进入太空,而中国却在这方面相对滞后。简述中国“滞后”的原因。材料四2007年,日本的“月神号”和中国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发射成功,2008年美国“月球探测轨道器”和印度“月船一号”月球探测卫星计划发射;2010年美国的月球软着陆器、2012年中国的软着陆器和月球车也在发射计划之中。
(4)半个世纪以来,世界航天技术迅速发展,简要分析其原因。
2016-12-07更新 | 7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2011学年福建省南安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4 . 工业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经济工业化和市场化等一系列内容。在过去300年里,经济现代化如潮水,一浪高过一浪。我们以“工业文明下世界的发展”为主题展开探究。
材料一       16世纪初工业革命前,被称为“前工业文明时期”,工业文明首先在西欧兴起。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到19世纪末,人类真正进入工业社会,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古老的中国落伍沉沦了,先进的中国人前赴后继探索民族独立自强的道路。
材料二     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代大致在1946年到1970年左右,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新科学技术革命,以原子能、航天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凸显了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16世纪初工业革命前,被称为“前工业文明时期”,其经济方面的依据是什么?
(2)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兴起时世界政治格局怎样?在政治、经济、军事上有何表现?
2016-11-27更新 | 3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福建漳州市八校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早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就曾预言“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威廉·李卜克内西:《忆马克思》
材料二: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但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科学史上把这个问题称为“李约瑟难题”。
材料三: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评选始于1993年,每半年评选一次。评选机构主要有美国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田纳西大学和德国曼海姆大学等相关机构根据世界范围内超级计算机性能共同完成。在2007年7月4日揭晓的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中,前10名均为美国公司所占据。冠军由美国的“蓝色基因/L”蝉联。它的速度为280.6万亿次/秒,浮点运算。上一届评选入围的标准是2.737万亿次/秒,本次的标准提高到4.005万亿次/秒。……“天河一号”为我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2010年11月14日,国际TOP500组织在网站上公布了最新全球超级计算机前500强排行榜,中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天河一号”雄居第一。                                                               
回答:
(1)根据相关知识说明“电力火花”取代“蒸汽大王”的过程中,最关键的科学发现和发明有哪些?
(2)你认为3至13世纪“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至少回答四个原因)
(3)根据材料三回答,当前超级计算机领域的发展主要呈现出哪两大特点?
2016-11-18更新 | 49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福建省养正中学、安溪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还是原始的巴塔哥尼亚人。 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20世纪上半期,世界发生着剧烈的变化。

材料三   20世纪是一个短暂的世纪。从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是从1917年才开始的,到1989年便已经结束了。1989年是20世纪末最具决定性的一刻。它使得美国崛起成为新世纪无可争辩的超级强权,也使得全球化走进苏联阵营。自此以后,全球化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
……同样值得我们铭记的是,1989年首先是属于欧洲的,也许它将是我们所见证的最后一件由欧洲主宰的世界大事。
——摘编自2006年5月25日《卫报》,作者马丁·雅克,伊文译
(1)为什么说“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2)依据上表,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任选一个角度,概述20世纪上半期的变化。
(3)为什么1989年会被视为20世纪结束的标志?
2016-11-18更新 | 11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福建省莆田市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历史卷
7 .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和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
材料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发展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与以下两位人物密切相关。
(1)分别简述瓦特和法拉第的在科学技术方面的主要贡献。
材料二   从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新科学技术革命,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还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这次科技革命被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
(2)根据材料二的提示,列举出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与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关的科技成就三项。
(3)我们把现在的世界称之为“地球村”。列举近代以来的三次科技革命中,对 “地球村” 的形成与发展起直接推动作用的科技发明。
2016-11-18更新 | 5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2011学年福建省福州市第八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文)(必修Ⅲ
8 . 材料一:一个国家必须要有自己的国魂,一个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的精神。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在传承中不断地改造和重塑,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2009年9月26日,在中国古代“至圣先师”孔子诞辰2555周年之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宣布设立“孔子奖”。这项由济宁市申请设立的“孔子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最高级别国际奖项。这一首次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国际最高级别的奖项,主要奖励世界上在教育、文化、哲学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总统、部长和专家。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什么设立“孔子奖”“奖励世界上在教育、文化、哲学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总统、部长和专家”?概述孔子的主要思想观点。这些观点在当时为什么不受统治者的重视?
材料二: 民本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在灾荒年间,解决民生问题尤其重要。《梦溪笔谈》记载:“皇佑(宋仁宗年号)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指饿死的人)枕路。是时范文正(范仲淹)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粮食)……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日:‘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
(2)依据材料概括宋代范仲淹的救灾措施
材料三:2010年10月31日,为期184天,逾7300万人次游园的上海世博会大幕落下。温家宝总理说,近6平方公里的世博园仿佛是一个地球村,展示出多元文化和谐共融的美好画卷,低碳世博,人文世博,和谐世博,平安世博,尤其是科技世博,多么令人难忘!在世博会发展的历程中,科技创新始终显示着巨大的魅力!
(3)列举世界三次科技革命的起止时间及其对人类文明的突出影响。
2016-11-18更新 | 6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福建省泉州外国语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