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信息技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圣母子像作为基督教艺术的代表,时代背景不同,代表性的作品特色各异。


(从左到右)第一幅图摘自中世纪壁画《康奈诺斯皇帝夫妇与圣母子》(局部);第二幅图是摘自文艺复兴时期油画《绿垫圣母子》;第三幅图是现代主义画家马克斯·恩斯特于1926年创作的《在三个目击者前掴打年幼耶稣的圣母》;最后一幅图是艺术家达利于1950年创作的《利加特港的圣母》,圣母双臂抬起呈金字塔状,圣婴和一个原子核在她空心的身体里,所有一切都是悬浮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时代背景与艺术创作的关系,从图3中任选两幅画作进行解读。(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 . 科技创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

—美国学者罗兹·墨菲《亚洲史》

材料二16~17世纪中国、欧洲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表

姓名

生卒年代

著作

中国

李时珍

1518~1593

《本草纲目》

徐光启

1562~1633

《农政全书》

宋应星

1587~1666

《天工开物》

欧洲

哥白尼

1473~1543

提出“太阳中心说”

布鲁诺

1548~1600

提出宇宙无限论

培根

1561~1628

初创近代实验科学

伽利略

1564~1642

用望远镜观察天体,证实太阳中心说

牛顿

1643~1727

提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材料三美国在这一时期的技术研究和技术引进,主要是应用技术,并不更多注意基础科学的研究,但这为后来科学研究和更多的技术发明创造了条件,争取了时间,聚集了力量,在第一、二次大战期间,欧洲及世界各地的著名科学家向美国流动,美国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采取自由开放的政策,在世界各地搜罗“智囊”,进口“博士”,以补自身不足,仅二次大战后,美国引进人才达20多万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一种不同于传统农业和工业经济的新型经济即知识经济在美国首先形成。“信息高速公路”出现后,知识的存储方式和传播方式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出现。信息技术产业已成为美国的支柱产业之一

—《大循环》杂志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科技突破性进步的表现?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16~17世纪中国与欧洲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3)依据材料四,概括归纳美国保持其经济领先地位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2018-06-22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福建省闽侯二中五校教学联合体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请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有哪些新兴力量推动了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的标志是什么?
(2)二战后初期世界经济呈现出体系化和制度化的发展方向,请从贸易和金融两个方面举例说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经济全球化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标志是什么?
(3)当今信息技术深入我们日常工作、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请回答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哪国?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4)当今世界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请你谈谈如何对待文化的多元化?
2018-03-10更新 | 15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2018年3月历史必修学业水平测试六校(句容、溧水、江都、扬中、常熟、宜兴)联考模拟试卷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40年代以来各国出现的科技成果

时间国家科技成果时间国家科技成果
1945美国原子弹爆炸1972美国重组DNA生物基因工程成功
1946美国电子计算机诞生1974中国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号
1954苏联第一座核电站建成1977日本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投入使用
1957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1981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升空
1964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97英国利用体细胞培养克隆羊“多利”成功
1969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1999美国首次成功制造人工DNA分子

材料二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代价理论的基本内涵包括: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哪怕是极其有限的进步都必然要付出代价。社会发展代价分为必然性代价和人为性代价。必然性代价是指与发展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一定要做出的某种投入或者导致的某种损失、牺牲的,是不可避免的;人为性代价是因主观方面或人为的因素等造成的某些损失,这些代价是可以减少甚至是避免的。社会发展代价的付出不应是任意的,而应被控制在科学合理的“度”内,否则就会抵消甚至湮没发展所带来的积极成果。

——摘编自牛西平《试论社会发展代价理论的历史嬗变及其现代价值》

(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40年代以来科技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当今科技进步的代价是否被控制在合理的“度”内谈谈你的认识。

2018-03-10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2018年5月27日 每周一测——《每日一题》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人教必修3
5 . 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推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科技成就是四大发明。图一、图二所示两位历史人物的伟大创造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   启蒙运动的意识形态倾向于把自然哲学家变成英雄,而在法国最伟大的英雄是牛顿,……在法国人如伏尔泰和孟德斯鸠的心目中,英国是自由思想和意志自由之源,不过这也是因为他解开了行星之谜.说明它们的运动遵循着与地上运动相同的规律。

——托马斯L汉金斯《科学与启蒙运动》


(2)牛顿解开“行星之谜”的“规律”主要指什么?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牛顿力学体系的确立对近代科学和思想领域的重大影响。

材料三   



(3)图三所示的英国采矿机器的动力是什么?读图四,法拉第发现什么重要现象后提出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四   随着互联网的壮大,一个新的虚拟世界正在诞生。……由于很大一部分社会活动都将可以在网上开展,因此,人们的交往方式将发生质的变化。“秀才不出屋,能知天下事”在网络时代完全成为现实。……在网上,每一个网民是充分自主、充分平等的。这里没有主流意识形态,只有完全独创性的个人。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4)概括指出材料四所述的互联网的积极作用。(不得照抄原文)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的科学革命为技术革命打下了坚实的基融:物理学革命为原子能、电子技术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化学革命为分子设计和开发新村精打下了整实的基础与此同时,交叉学科和边蟓学科大量兴起,以至任何一项重大的特学发现和发明,都不再是单一学科发展的结果。科学事业也不再是少数人的事业,而成为社会性的巨大事业。

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业劳动生产车,战后1946年至1970年,资本主义界工业生产增长了大约4倍。同时,海陆空立体交叉交通运输网络形成,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兴产业部门,如:信息技术产业己被人们从第三产业中独立出来,作为第四产业。科技革命成的新的技米水平,使一个企业、一个国家很少能单独全面开发新产品,因此必须进行产品零部件开发的国际合作。

——摘编自王春明《科技革命的历史轨迹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材料二 科技是国之刺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

——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5月30日)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以来科技革命的主要特点。
(2)根据以上材料,分析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特点是在封建社会初创的秦汉时期形成的,从建立与巩固新的封建秩序出发,要求科学技术直接为发展生产服务就成为必然的事,因此它更多地具有实用性的色彩。同时,由于在延续2000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一直是社会生产的基础与主体,它对科学技术能提供的经验往往是片断而零星的,不可能有其系统性,这样,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科学抽象当然多数也就只能是经验性的;同时在这样的社会生产条件下,为科学实验与观测所提供的仪器设备既有限又简陋,使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观测受到限制,对其本质的揭示只能停留在描述阶段。当然,我国古代的有些学科,像医学、数学、农学、天文学也有其独特体系,中医、中药学以四阳五行说为主导,包含八纲辩证、六经分证等一系列理论成果;数学形数结合表现出的严密细致的推理论证;以及农学中天、地、人三者统一并强调人的作用的基本理论等都是例证。

孙亚娟《浅析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历史概貌》


材料二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格局出现重大调整,由以欧美为中心向北美、东亚、欧盟“三足鼎立”的方向加速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和新兴经济体崛起,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科技创新力量对比悄然发生变化,开始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散。从2001年到2011年,美国研发投入占全球比重由37%下降到30%,欧洲从26%下降到22%。虽然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目前在科技创新上仍处于无可争议的领先地位,但优势正逐渐缩小,中国、即度、巴西、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已成为科技创新的活化地带,在全球科技创新“蛋糕”中所占份额持续增长,对世界科技创新的贡献率也快速上升。

白春礼《世界科技发展新趋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全球科技创新格局发展的趋势,并指出其出现的背景。
(3)综合材料一、二谈谈对科技发展的认识。
2018-02-23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含东至二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科技是一种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有时候,科技也会对人类社会造成负面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作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摘自《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1)根据材料回答我国为什么要制定《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2)结合自身情况,谈谈中学生应如何正确对待手机的问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构成统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这四大学科和三大技术是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二现代科学的发展更是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措施,加大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布局未来发展,培养新的竞争优势。

——摘编自中国科学院《2010科学发展报告》等

材料三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更高的能量,有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摘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取得的“独特建树”的主要原因。

(2)分析世界主要经济体为何要加大科技投入?

(3)怎样理解科学“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如何应对这种“潜在危险”?

2018-02-1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2月)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电子商务模式……减少了传统贸易的中间环节,从而大大节省了管理和人员环节的开销。在商务活动过程中,通过电子支付不但大大提高交易速度,加快订单处理和贷款结算支付,而且减少人为的疏忽,提高企业利润……电子商务可减少空间的障碍,实现跨地区、跨国界交易,并且可提供每周7天,每天24小时的全天候服务,为客户随时提供最新数据,加强企业间合作。在保证按质按量完成原有客户的交易之外,通过网络广告,还可开拓潜在的隐性客户……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如能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把企业的商务活动和资源管理整合,重组业务流程……更快跻身于国际市场。
材料二   来自商务部的一组官方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的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3万亿元人民币,2009年中国的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4万亿人民币。另据国内知名电子商务第三方研究机构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即将发布的《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数据显示:截止到2010年12月,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已达4.5万亿,同比增长百分之22。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相对传统贸易方式而言,电子商务具有哪些优势?
(2)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电子商务兴起的原因。
2018-02-06更新 | 120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卷一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