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信息技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约在1660——1789年,西欧专制主义盛行,欧洲智力和文化的历史也经历了中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变化。”

——《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我们发觉自己处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推动“欧洲智力和文化的历史”发生重大变化的科技因素,并分析这种变化对欧洲文明发展的影响。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19世纪晚期西方工业生产发生了哪些根本性变化?这些变化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018-04-18更新 | 61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2 . 下面是不同时期德、英、法、美等国获得诺贝尔奖数量变化表(单位:次),由此可知

A.现代西方物理学有显著进步
B.信息技术加快了科学的发展
C.20世纪世界科学发展不平衡
D.全球化的受益国是发达国家
3 . 下列来源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体现出的社会变化不包括
A.互联网替代了其他信息传媒
B.信息技术革命在中国得到迅速发展
C.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
D.高新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
2017-12-2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侯马市502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4 . 现代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使人类的生产、生活发生着深刻变化。下列能体现这一变化的是(       
A.乘火车旅行B.打越洋电话
C.用电灯照明D.网上购物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秦汉确立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以后,中国的科学文化没有出现欧洲那

种从古代到中世纪转变时期的倒退现象,也没有形成神学统治一切的情景,而是以宗法伦理意识为潜质、以经验理性为重要形态、中国世俗文化始终占居主导地位的社会格局,正因为如此,从公元前2世纪开始,中国的古代科技文化,不断向高峰迈进,并且保持了发展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为人类科技文化史语写了光辉的篇章,

——摘编自史仲文、胡晓林《世界古代后期科技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特点。

材料二日本科学史学家汤浅光朝指出:“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和一定时段的科学成果数超过全世界科学成果数的25%,这个国家(或地区)在此时段内可成为世界科学中心。”

——汤浅编《西方科学文化史年表解说》

——路甬祥《规律与启示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与20世纪重大科学成就看科技原始创新的规律》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世界科学中心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结果的原因。

材料三近代以来进步着的技术已经全面改变并将继续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而且,创造技术的人类本身似乎并不能完全确定进步着的技术最终会将世界引向何方,尽管如此,任何人也都会承认,从历史的角度整体上了解技术的发展,对于了解和理解我们这个时代生活的某些方面肯定会有助益。况且,从科学的角度而言,了解过去也是人类追问自然和社会奥秘的一个重要方面。

——王鸿生《世界科学技术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创造技术的人类本身似乎并不能完全确定进步着的技术最终会将世界引向何方”这一句话的理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关于使用“石油”的记载。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云:“石漆,高奴县石脂水,水腻浮水上如漆,采以膏车(为车上油)及燃灯,极明”。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鄜、延境内(今陕西)有石油……余疑其烟可用,试扫其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为之,其识文为‘延川石液’者是也”。

材料二:下图是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比例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石油在唐宋时期的作用。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19世纪中期和20世纪中后期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并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2017-11-17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7 . 对如图信息的解读,表述正确的是
A.科技发展带来生产方式变化
B.科学发挥最重要的作用
C.劳动者的劳动强度越来越大
D.信息化普及贯穿全过程
2017-08-04更新 | 2628次组卷 | 54卷引用: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天津卷精编版)

8 .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世界文明演进的主要力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材料2:二战后兴起的新技术革命使人类的劳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社会从以体力劳动的解放为标志的工业革命时代,过渡到以脑力劳动的解放为标志的信息革命时代……人类从直接参与生产过程转变为控制生产过程。劳动者的素质逐步从体力型、文化型发展为科技智能型。

材料3:1961年4月12日,苏联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宇航员加加林在太空邀游108分钟,绕地球一周后安全返回地面。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7月21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月球上留下人类的第一串脚印,7月25日平安返回地球。

材料4:“神七”太空行走一小步,中国科技发展一大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大步。

请回答:

(1)有人认为,从生产力角度看,材料1的两位科学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时代的发展。这种观点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2,概括二战以来高科技是如何改变人类的劳动方式的?

(3)根据材料3,说明20世纪60年代以来科技发展呈现的新特点。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4“中国科技发展一大步”的重大意义。

2018-01-0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2000年后淘宝开始进入大众视线,但只有极少部分网络新人愿意使用网络购物,更多的人选择实体店购物。“支付宝”的诞生,使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从网上购物。这一变化说明互联网
A.充满虚幻和不确定性
B.成为人们购物的首选
C.以科技创新赢得认可
D.能够杜绝假冒伪劣品
2018-02-11更新 | 269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10 . 如图为美国劳动力构成变化

造成美国劳动力构成变化的原因是
A.互联网时代,非体力劳动人员急剧增加,体力劳动人员急剧减少
B.经济危机导致大量体力劳动者失业
C.出于冷战的需要,美国大力发展科技,非体力劳动者人员急剧增加
D.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得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