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新文化运动时期,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干脆把 Democracy一词译作平民主义,而放弃了以前常用的“民主主义”“民权主义”等译法,“平民”一词充斥报刊,成为极时髦的用语。这反映了他们(     
A.对民主的理解发生了变化B.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存在差异
C.具有参与政府管理的意识D.力图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学者指出:在新文化运动各种思想尖锐冲突的当时,胡适、鲁迅、周作人等人就很注意从传统中汲取自卫和反击的力量。他们把从先秦直到清末,肯面对事实、肯作独立思考的人都引为同道,把一切“异端”都努力发掘出来。据此可知,新文化运动(     
A.试图调和中西文化冲突B.摧毁了封建旧文化的社会影响
C.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D.积极寻求社会转型的思想资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16年李大钊在一篇文章中写道:“膜拜释、耶、孔子以外,不复知尚有国民之使命也;风经诂典而外,不复尚有国民之新理想也。”李大钊此语旨在强调(     
A.国民亟待思想启蒙B.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C.军阀实行专制统治D.传统文化备受推崇
4 . 新文化运动之前,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办的《民报》等许多报刊,都曾陆续介绍过马克思主义学说。这反映了,当时(     
A.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矛盾尖锐B.追求社会公平成为各界共识
C.改良派与革命派思想渐趋一致D.爱国志士广泛寻求救国道路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女权”一词出现在 20世纪初,而与"Feminism”对应的女性主义"或“女权主义”,却在“五四”时期才出现。新文化运动兴起后,妇女问题被公认为最重要的社会问题之一、当时知识界普遍承认“二十世纪有急待解决之大问题三:第一为劳动问题,第二为种族问题,第三为妇女问题”,“妇女问题是社会改造中的一部分”。

——节选自杨联芬《新文化运 动与“女性主义”之诞生》

材料二“女性力量”在过去一年里经常被提起。 在不同的领域,新时代的中帼追梦人冲在一线展现着自身的魅力,精彩地诠释了当下中国新一代的女性精神。

“有人说我爱岗敬业,有人说我疯了,也有人说我为了荣誉。有人不理解,一个人浑身是病,却比正常人还苦得起,支撑着我的,是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让我直面这片热土时,心里不愧。”

——2020年感动中国人物张桂梅语录

“我会一直心怀山海,眼有星辰,永葆初心,一次次把祖国的荣耀写满太空。”

——2022年6月5日再次升入太空的女航天员刘洋语录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运动员或者一支队伍的进攻核心,就要承担很多东西,这是一种责任。”

——中国女足主教练水庆霞语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初“女权主义”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时代女性精神的价值。
2022-07-06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东九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6 . 1918年12月,湖南创办了《体育周报》。该报阐明其立意为:“研究体育的真理。真价,引那向十九世纪、十八世纪、十七世纪的路上寻找体育法的人,翻身向二十世纪、二十一世纪的路上走。”这份报纸创办的主要背景是(     
A.先进知识分子纷纷探索救国救民的新道路
B.十九世纪末以来出现仿行西方法律的高潮
C.当时我国的体育卫生事业仍然非常落后
D.广大民众没有认识到强身健体的重要性
2022-07-05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东九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伏尔泰认为孔子的哲学是一种具有崇高理性、合乎自然和道德的新的“理性宗教”,它与欧洲盛行的那种基于迷信的“神示宗教”完全不同。出于对法国专制制度和暴君统治的深恶痛绝,启蒙思想家们盛赞中国的法律和道德。孟德斯鸠认可中国的孝道“对父亲的这种尊敬,就要父亲以爱还报其子女,官吏要以爱还报其治下的老百姓”。由于启蒙思想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崇和向往,他们都无一例外地表现出强烈的“为我所用”的实用主义取向。

——摘编自陈超《明末清初的“东学西渐”和中国文化对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材料二 陈独秀等急进的民主主义知识分子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既是对西方文化的体认和对中国传统的批判,也是出于民族救亡的需要。他们把人民看作是“无知”、 “落后”的一群,自命为“先知先觉”者。启蒙思想家讨论了保证政治自由的政制、法律,提出了符合资产阶级要求的人权原则和立法原则,法国百科全书派以《科学、艺术和工艺百科全书》作为工具,来宣传他们自己的理论并应用到一切知识对象上去。

——摘编自陈国清《论中、法“启蒙运动”的若干差异》


(1)据材料一,指出伏尔泰、孟德斯鸠对中国传统文化“为我所用”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思想家推崇中国文化的背景。
(2)据材料一、二,说明新文化运动与启蒙运动的不同点。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五四前后,随着文化观念的启蒙,“各色各样的“主义'蜂拥而入中国……化为众多中国人的言谈和文章”。据统计,这一时期从外国涌入的各种“主义”达330种,马克思主义作为众多“主义”中的一种,之所以被中国先进分子所认同和选择,固然有对资本主义的认异和对俄国社会主义的憧憬等心理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显示出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性。

——摘编自王刚《五四前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多维进路》

材料二   下表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阶段划分

时间段主要特征陈述
1921~1935蹒跚学步①中国共产党处于幼年阶段,对中图社会和中国革命规律的认识有限,又被国际共产主义和苏共的教条主义、专制作风阴影所笔罩,因此,中.国共产党人缺乏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主观自觉与实际能力,导致中国革命几乎陷入绝境。
1935~1956长大成人
1957~1978遭遇挫折③从1957年反右派斗争开始,党的领导集体逐渐陷入“左”倾错误;对形势判断失误,马克思主义理论被教条化,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越来越脫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党的指导思.想是反马克思主义的。
1978年年底至现在继往开来

——摘编自关志钢、张立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共思想史阶段划分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马克思主义被中国先进分子所认同的原因。
(2)参照①③,结合所学知识完成②④的陈述。
2021-08-1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5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文化往往是进进出出,一会儿进入儒家,一会儿进入佛家,一会儿进入道家。清代的雍正皇帝可以代表历代开明皇帝的思维,用儒家治国,用佛家治心,用道家治身体。基本上是多元并举,不仅国家是这样,老百姓也是这样,谁也不排斥,这是中华文化非常好的.开放互融的态势。

——摘编自余秋雨《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材料二   中国文化的交融创新图示:



从上述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中国文化发展演变的史实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蔡元培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蔡元培认为大学的功能是
A.促进学术研究B.实现仕途通达
C.发展新兴学科D.培养专业人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