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思想的萌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鸦片战争中清军战败后,魏源提出了一个设想:清军可以从尼泊尔或取道俄国进攻英国在南亚的殖民地(制贩鸦片的源头),与此同时,清廷可引导美、法等国与英国交恶,借以撺掇他们从海上袭击英国。这表明魏源(     
A.积极探寻救国御侮之道B.接受部分西方先进制度
C.认同资本主义发展道路D.未能认清帝国主义面目
2 . 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在广州延聘外语人才,翻译外文报刊资料和著述借以了解“夷情”和世界,先后编成《澳门月报》《华事夷言》《四洲志》等。这一做法
A.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B.发展了经世致用的学风
C.探寻了富国强兵之道D.改变了天朝上国的观念
3 . 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期间,积极向道光皇帝反映沿海商人想要进行对外贸易的心愿,希望朝廷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商民的利益进行保护。这一做法
A.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B.冲破了传统的华夷观念
C.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D.推动了民主思想的传播
2022-03-30更新 | 133次组卷 | 6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22届高三3月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4 . 魏源说:“圣人以天下为一家,四海皆兄弟。故怀柔远人、宾礼外国,是王者之大度;旁咨风俗,广览地球,是智士之旷识。彼株守一隅,自书封域,而不知墙外之有天,舟外之有地者,适如井龟蜗国之识见,自小自蔀而已。”由此可见,魏源
A.主张抛弃天朝上国观念B.萌生了近代国家观念
C.倡导国人要有世界意识D.强调中体西用的价值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记载:英国“设九官以治事,九官由众推选,以三年为秩满,贤则留,否则更”。这反映了魏源
A.对中国选官制度的反思B.对皇权专制的强烈不满
C.对西方民主的感性认识D.对欧美民主制度的向往
2021-03-18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西四旗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魏源的《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各国最为详尽之书,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同时认为中国在地理上虽不居“正中”,但是在文明教化、典章制度上仍是世界的中心。由此可以说明魏源
A.主张全面学习西学B.思想具有新旧杂糅的特点
C.力主固守华夏传统D.借助传统儒学宣扬新思想
2021-01-29更新 | 625次组卷 | 3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学者指出,中国人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思想D.维新思想的“君主立宪”主张
8 .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魏源“师夷长技”的具体建议是: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并由 此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魏源的观点
A.强调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B.是对民族危机加剧的反应
C.意在抵制西方文明的侵略D.为中体西用思想做了准备
9 . 1842年.魏源建议在得风气之先的福建、广东二省增试水师一科.有能制造西洋战舰、火轮舟、飞炮、火箭、水雷等奇器的人,给子科甲出身;有能驾驶飓涛、熟悉风云沙线、会使用洋枪洋炮的人,给予行伍出身。魏源的这些主张旨在
A.号召国人全面学习西方B.发动群众进行反侵略斗争
C.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权益D.摧毁满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10 . 萧功秦教授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D.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思想
2020-08-11更新 | 419次组卷 | 50卷引用: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