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维新变法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梁启超曾提出,“民权斯固然矣,然民权非可以旦夕而成也……权之与智,相倚者也。今日欲伸民权,必以广民智为第一义”。据此可知,梁启超认为
A.民主权利在中国难以推行B.民主共和制是大势所趋
C.传统封建伦理应当被抛弃D.开民智是兴民权的基础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是书何以作?日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欲悉夷情者必先立译馆,翻夷书。……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海国图志》

材料二   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能变则强,不变而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早一日变计,早一日转机。……如今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矣。

——《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三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敬告青年》

材料四   我们的社会运动,一方面固然要研究实际的问题,一方面也要宣传理想的主义……不论搞什么主义,只要肯竭力向实际运动的方面去做,去努力,都是对的,都是有效果的。……必须有一个根本解决,才有把一个一个的具体问题都解决的希望。

——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海国图志》的写作目的。和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对于西方“长处”的认识有何区别?
(2)材料三中提到的“两位先生”指什么?它们在救治中国的黑暗方面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和材料三相比,材料四在救国道路的探索上有什么新的主张?起到了什么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国近代前期思想领域发展变化的主要趋势。
3 . 1885年,康有为在其著作《实理公法全书》中强调人类社会的法则与自然界的法则是相通的,是可以用“几何公理”的形式来表现的。康有为这一言论
A.批判了中体西用理论B.传播了西方启蒙思想
C.宣扬了科学救国主张D.否定了封建政治体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甲午战争后,梁启超在《中国积弱溯源论》一文中说:“是故吾国民之大患,在于不知国家为何物。”这旨在说明
A.清政府海权观念的淡薄B.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
C.启迪国民意识的重要性D.清政府未发动民众力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胡适评价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开国之思想界”。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
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
C.优胜劣汰、适者生存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19世纪末,“天演”、“物竞”、“天择”、“淘汰”等西方进化论术语在中国流传并渐成爱国志士的口头禅。最早将这些术语系统传播到中国的思想家是
A.魏源B.郑观应C.梁启超D.严复
7 . 康有为在《三月廿七日保国会上演讲辞》中指出:西方“重学校,讲保民、养民、教民之道,设议院以通下情皆与儒家经义相合,故致其强大;而清朝的经济、教育及政治制度皆与儒家经义相反,専致其弱。康有为上述论述的主要目的是
A.维护传统儒家思想B.推动民众觉醒
C.推翻清政府的统治D.减少变革阻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戊戌变法运动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A.挽救了民族危亡B.完成了政治改革
C.发展了社会经济D.促进了思想启蒙
2020-02-04更新 | 160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5-2016学年陕西黄陵中学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当代某学者在评价中国近代思想界的一位里程碑式巨人时,用了如下标题。这位“思想巨人”最有可能是(     )
以西方天赋人权抨击封建专制主义
以西方进化论为变法之理论基础
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振兴国家之根本

A.魏源B.张之洞C.康有为D.严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