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林则徐开眼看世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1839年,林则徐组织编译了《滑达尔各国律例》,并运用其条款“各国有禁止外国货物不准进口的道理(权利)”来证明禁烟的合法性,从而要求外商出具保证书。这说明林则徐(     
A.强调建立近代外交制度B.运用西方法律维护国家利益
C.主张采用西方政治体制D.系统实践"师夷长技以制夷"
2 . 编译《四洲志》时,林则徐有意调换了原书介绍国家的顺序,按照亚洲一非洲一欧洲美洲的顺序进行叙述,同时将选编的重点放在各国的兵制、统治情况以及历史中对外交战的情况。由此可知,林则徐(     
A.尚未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B.倡导学习西方的制度和器物
C.开始反思中国政体缺陷D.率先迈出向西方学习的步伐
3 . 1840年,林则徐说:“诸夷中惟米利坚(美国)及佛兰西(法国)尚足与之(英国)抗衡……自英夷贸易断后,他国颇皆欣欣向荣。盖逐利者喜彼绌而此赢,怀忿者谓此荣而彼辱。此中控驭之法,似可以夷治夷,使其相间相暌。”林则徐意在
A.师夷长技以挽救统治危机B.采用闭关办法解决鸦片问题
C.筹划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D.利用列强间矛盾维护国家安全
2022-05-19更新 | 530次组卷 | 9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4 . 如表是禁烟运动前后林则徐的主要活动,反映出林则徐视野转移的轨迹是
1823 年任江苏按察使1837 年升湖广总督1839 年受命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1840 年主持禁烟期间
澄清江苏吏治, 改革审判程序, 亲自裁决案件采取“修防兼重”, 使江汉数千里长堤无一处漫口请人翻译英人慕瑞的《世界地理大全》,在此基础上辑成了《四洲志》购买外洋大炮,“并购旧洋船为式,使兵士演习攻首尾、跃中舱之法”
A.由补偏救弊到拨乱反正B.由匡时济世到倡导变革
C.由改革内政到关注世界D.由天朝上国到师夷长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期间,积极向道光皇帝反映沿海商人想要进行对外贸易的心愿,希望朝廷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商民的利益进行保护。这一做法
A.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B.冲破了传统的华夷观念
C.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D.推动了民主思想的传播
2022-03-30更新 | 133次组卷 | 6卷引用:天津市二十五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史试题(B卷)
6 . 林则徐主持编译的《四洲志》中重点介绍了英、法、美等国的社会风情、政治制度、工艺制造、机械生产、对外贸易和西洋各国相互关系等。林则徐编译这本书的目的在于
A.了解西方列强国情B.改革传统政治体制
C.维护中国司法主权D.学习西方以求自强
7 . 面对西方侵略,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的救国主张大多是“仿古法";康有为以“保教”相号召,托古改制;民国初年更有部分先驱回归传统,重新膜拜东方古老文明。这说明
A.中体西用持续发展B.社会变革深受传统桎梏
C.民族危机日益加深D.近代救国主张渐趋科学
2021-12-16更新 | 502次组卷 | 6卷引用:2021年天津历史高考变式题
8 . 鸦片战争后,一些开明士大夫开始觉察到空谈义理无法解决现实问题,他们开始呼吁“更法”“改制”,提出了一系列新主张。这些主张
A.丰富了经世致用的思想内涵B.表明变革制度成为社会共识
C.突破了传统夷夏观念的束缚D.标志着西学东渐现象的开始
9 . 近代前期,林则徐、魏源高举“经世致用”旗帜以求纾解民困、匡时济世的良策;洋务派的“中体西用”仍受当时盛行的“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梁启超在《古议院考》中强调中国古代早有“议院”,只是被后来的“民贼”湮没。这表明近代前期的中国
A.学习西方是历史的必然选择B.传统文化影响救国道路选择
C.国人对西学的认识渐趋客观D.西学传播不断瓦解传统思想
10 . 下表是中国近代进步思想简表。据此可知,当时中国的进步思想家
A.艰辛探索民族复兴道路B.全面学习西方技术成就
C.践行反帝反封双重任务D.侧重于政治制度上变革
2021-02-02更新 | 130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第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