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林则徐开眼看世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22-23高一下·重庆万州·期中
真题 名校
1 . 1820年刊刻的《海录》,是中国人编写的涉及世界地理知识的书籍。林则徐曾参考其中的“英吉利”条目,以了解英国国情。据此可知,鸦片战争前后国人的“开眼看世界”(     
A.延续了清朝传统的对外认识B.革新了士人群体的思想观念
C.借助了已有知识体系的积累D.奠定了清朝对外政策的基础
2 . 清代学者王锡阐认为,“西历所矛今胜者,不过数端,此数端者,悉具旧法之中”。梅文鼎也从多方面论证西学原本为中学,他说地圆说在《周髀》中早已有之,地圆之说是《周髀》传入西方后西方人才认识到的。清代“西学东源”说的提出,体现了(        )
A.抵御外侮的意识B.中西文化的交融C.天朝上国的心态D.清代科技的进步
2020高二上·内蒙古·学业考试
3 . 林则徐是彪炳青史的民族英雄,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毛泽东评价林则徐是“我们的民主革命先驱,……,从林则徐算起,一直革了一百多年。”把林则徐放在了“中国民主革命先驱”的历史地位上。林则徐“开眼看世界”主要是指他
A.领导了虎门销烟B.致信英国女王,商讨通商事宜
C.设译馆,翻译外文刊物D.编订《海国图志》
2022-05-31更新 | 237次组卷 | 4卷引用:第01讲民族危机的加深(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专用)
4 . 如图是《林则徐形象在近代的变迁》一文中的内容摘录,其中林则徐形象的变化说明
1931年,蒋廷黻认为林则徐“被罢是他的终身大幸事……林不去,则必战,战则必败,败则中国会速和,速和则损失可减少,且中国的维新或可提早二十年。”
1948年,胡绳认为无论清廷任用谁禁烟,无论林则徐如何禁烟,战争终归要爆发;既然战争无法避免,林则徐便不再背负诱发战争的责任。

A.变法改革是时代潮流B.思想文化控制加强
C.历史解释具有主观性D.儒家思想影响颇深
2022-05-31更新 | 490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真题模拟题汇编—专题15史学研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魏源在《道光洋艘征抚记》中记载,林则徐曾奏言:“自六月以来,各国洋船愤贸易为英人所阻,咸言英人若久不归,亦必回国各调兵船来与讲理……中国造船铸炮,至多不过三百万,即可师敌之长技以制敌。此时,但固守藩篱,即足使之自困。”由此可知,林则徐
A.奏言缓解了清廷当时困境B.反思了当时中国近代化问题
C.认识到贸易逆差的危害性D.已有“师夷制夷”的海防思想
2022-05-30更新 | 1192次组卷 | 14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沧县中学2022届高三5月猜题信息卷(二)历史试题
6 . 1840年,林则徐说:“诸夷中惟米利坚(美国)及佛兰西(法国)尚足与之(英国)抗衡……自英夷贸易断后,他国颇皆欣欣向荣。盖逐利者喜彼绌而此赢,怀忿者谓此荣而彼辱。此中控驭之法,似可以夷治夷,使其相间相暌。”林则徐意在
A.师夷长技以挽救统治危机B.采用闭关办法解决鸦片问题
C.筹划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D.利用列强间矛盾维护国家安全
2022-05-19更新 | 530次组卷 | 9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乾嘉学者阮元编的《畴人传·凡例》道:“西法实窃于中国,前人论之已详。地图之说,本乎曾子,九重之论,见于楚辞,凡彼所谓至精极妙者,皆如借根本之本为东来法。”由此可知
A.阮元贬低“西学”维护儒学B.民族危机加深之下产生了西学中源说
C.“中体西用”思想比较盛行D.西法的内涵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2022-05-14更新 | 400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8 . 如表是禁烟运动前后林则徐的主要活动,反映出林则徐视野转移的轨迹是
1823 年任江苏按察使1837 年升湖广总督1839 年受命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1840 年主持禁烟期间
澄清江苏吏治, 改革审判程序, 亲自裁决案件采取“修防兼重”, 使江汉数千里长堤无一处漫口请人翻译英人慕瑞的《世界地理大全》,在此基础上辑成了《四洲志》购买外洋大炮,“并购旧洋船为式,使兵士演习攻首尾、跃中舱之法”
A.由补偏救弊到拨乱反正B.由匡时济世到倡导变革
C.由改革内政到关注世界D.由天朝上国到师夷长技
2022·浙江宁波·二模
9 . 林则徐编译《四洲志》时,有意调换了原书中介绍国家的顺序,按照亚洲——非洲——欧洲——美洲的顺序进行叙述,并将选编的重点放在各国的兵制、统治情况,以及对外交战的情况。这说明,林则徐
A.未能摆脱传统观念的影响B.开始反思中国政体缺陷
C.对西方政治思想理解深入D.迈出向西方学习第一步
2022-04-15更新 | 443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6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好题帮】-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新教材新高考专用)
10 . 在近代中国,林则徐提出“悉夷”就承受了巨大压力,及至魏源提出“师夷长技”,受到的抨击更为猛烈,“以夷变夏”“溃夷夏之防”“为倡乱之阶”。梁廷枏在评述鸦片战争的《夷氛闻记》中对林则徐抗英称赞有加,却对“师夷长技以制夷”不表认可,甚至激烈批评。这些从整体上说明
A.顽固派势力阻碍近代社会的转型B.政治变革提上重要议程
C.晚清国内士人对西学态度的差异D.“天朝上国”迷梦被打破
2022-04-06更新 | 531次组卷 | 5卷引用:回归教材重难点04 工业文明的冲击—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夕-【查漏补缺】2022年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过关(全国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