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维新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894年,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指出,每年外洋杂货约耗银3500万两,故应“遍开五金煤矿铜铁之来源.广制煤油,自造火柴”。同时,首倡“立宪法”“开议会”.实行立宪政治。由此可见,在学习西方的问题上,郑观应(     
A.突破了洋务思想B.肯定了“官督商办”的做法
C.借鉴立宪派主张D.初步提出“强国御侮”主张
2 . 郑观应早年受到李鸿章等人的赏识,积极参与清政府的洋务事业,历任上海织布局总办,上海电报局总办,轮船招商局帮办、总办,后撰成《盛世危言》一书,提出发展工商业,与列强进行商战的主张,成为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人物。郑观应的这一转变反映出
A.维新派在思想上和实践上的错位B.清政府成为变革的主导者
C.维新派与洋务派思想有相通之处D.中体西用是维新派的宗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近代某思想家曾说:“余闻东西之人,盛称泰西者,莫不日其国大政事大征伐皆举国会议,询谋佥同而后行。其荐贤授能,拜爵叙官,皆以公选。其君臣上下,无疾苦不达之隐,无壅遏不宜之情。”从中可见,该思想家
A.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B.坚持“中体西用”思想
C.赞赏君主立宪政体
D.认同革命派的政治主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议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阙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以足恃欤?”。下列关于洋务运动失败主要原因的分析不符合郑观应观点的是:
A.郑观应认识到了社会制度层面的“体”与科学技术层面的“用”之间不是等同的关系。
B.郑观应认识到当时中国的落后最根本是社会制度的落后,而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的落后。
C.郑观应认识到中国要发展就必须抛弃中国的体和用,不仅要“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而且要“议政于议院,以民主共和,谋定而后动”。
D.郑观应批评洋务运动遗体求用,舍本逐末,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反映了当时有些人对中国落后原因的认识又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