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19年12月,胡适说:“从前的人说妇女的脚越小越美。现在我们不但不认小脚为美,简直说这是惨无人道了。十年前,人家和店家都用鸦片敬客。现在鸦片烟变成禁品了。二十年前,康有为是洪水猛兽一般的维新党。现在康有为变成老古董了。”胡适旨在强调
A.五四政治运动推动了女性的解放B.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在中国行不通
C.思想解放推动了社会习俗的变迁D.新文化运动推动新旧价值观更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
A.建立革命政党,发动工农群众B.提倡学术自由,普及白话文章
C.发动启蒙运动,解放民众思想D.进行革命斗争,反对独裁专制
2022-01-21更新 | 211次组卷 | 64卷引用:成都市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在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和李大钊等人集中力量反对将儒家思想确立为“国教”,指出儒家思想维护专制制度,与民权和平等的理念背道而驰。这说明他们(     
A.全盘否定孔子言论B.彻底批判传统文化
C.宣传进化论的观点D.积极进行思想启蒙
4 . 1902年,梁启超在其《新中国未来记》中站在数十年后的盛世向回看,反思中国走过的道路:1904年,蔡元培在其《新年梦》中畅想主人公在新年穿越到数十年后的未来,见识了国力强盛、社会繁荣的新中国,此类作品在20世纪初蔚然成风。这些作品
A.表明了走向共和的决心B.表达了改造社会的心望
C.批判清政府的腐败无能D.指明了中国的发展方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戴琼瑜在《新文化运动的得与失》中指出:“新文化运动的第二大不足是善破不善立,一场暴风骤雨之后……国人旧思想支柱破除了,新的规范却始终未立,造成思想的混乱,一盘散沙……”新文化运动的这种不足(     
A.最终导致了新文化运动的失败B.抑制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客观上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给封建复古思想提供了可乘之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五四运动后,李大钊和胡适进行了“问题与主义”之争,李大钊指出,大凡一个主义,都有理想与实用两个方面,新思想(主义)是应经济的新状态、社会的新要求发生的,不是几个青年凭空造出来的。这表明
A.改良道路还是当时的理性选择B.无产阶级革命已成为社会共识
C.新型政党成立的条件已经具备D.李大钊运用唯物史观进行斗争
7 . 历史语境中的语言和文化

20世纪10年代,《新青年》杂志有过一场汉字存废问题的讨论。主张废汉字的学者认为:汉字难识难写,不便推广;“新理新事新物之名词,一无所有”;“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

创造新词的方式繁体字1956年后推行的简体字
音译外来词沙發、牛顿、布爾什维克沙发、牛顿、布尔什维克、麦当劳
赋予旧词新涵义共和、格致學、計學、總统共和、科学(格致学)、经济学(计学)、总统
其他西學、洋錢西学、洋钱、孔子学院

近代以来,汉语中出现了大量新词汇。下表内容为新词汇示例。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分析“废汉字”主张提出的时代背景。
(2)以“挑战与应对——百年来汉语的变迁”为主题,对表格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022-10-16更新 | 197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庙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19年11月,《新青年》开办了“中文改用横行的讨论”专栏,讨论汉字版式左起横排与右起竖排的优劣。参与讨论者对竖排改成横排的观点褒贬不一,还有读者自己进行试验证明横排的阅读速度远远快于竖排。这一讨论(     
A.有助于启蒙思想的传播B.解决了文化传承的难题
C.促进了中西文化的贯通D.否定了传统的阅读方式
9 . 在1915年《青年杂志》第1卷上,陈独秀发表《敬告青年》一文,该文表明了他反对中医的态度:“医不知科学,既不解人身之构造,复不事药性之分析,菌毒传染,更无闻焉;惟知附会五行、生克、寒热、阴阳之说,袭古方以投药饵,其术殆与矢人同科;其想象之最神奇者,莫如‘气’之一说,其说且通于力士羽流之术;试遍索宇宙间,诚不知此‘气’之果为何物也!”据此可知,材料的主旨是(     
A.中医附会阴阳五行学说解释人体B.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不相适应
C.新文化运动以“民主”“科学”作为旗帜D.陈独秀的思想具有绝对主义的倾向
10 . 近代某时期,曾集中出现许多以“新”字开头的刊物。如《新国民》《新青年》《新社会》《新生活》《新村》《新生命》《新教育》《新新小说》《新妇女》《新人》《新学生》《新共和》《新湖南》等,有数十种之多。由此可推知,当时
A.民主革命的呼声高涨B.民众期盼民主和平建国
C.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D.学界重视改造国民精神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