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20世纪初,北大某教授撰文提出:“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作者意在
A.振作少年精神B.发动文学改良C.推动文学革命D.反对愚昧与专制
2018-11-07更新 | 3387次组卷 | 33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二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2 . 近代中国在不同时期学习西方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五四运动之前大致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三个层面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缘于(     
A.对西学认知的程度B.社会变革进程的需求
C.政府推行西学的力度D.传统文化势力的强弱
2019-01-30更新 | 2182次组卷 | 48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的思想武器,主要来自西方的民主主义、自由主义等思想。论者多将该运动以“反传统”一言以蔽之,其实,这场文化运动承袭着中华元典精神中的忧患意识、爱国主义等要义。该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对传统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的倾向
B.纠结于传统与现代文化的选择问题
C.体现了传统与现代文化的碰撞融合
D.借助传统文化传播西方的民主思想
2019-05-16更新 | 1100次组卷 | 29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四学月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4 . 在1915年《青年杂志》第1卷上,陈独秀发表《敬告青年》一文,该文表明了他反对中医的态度:“医不知科学,既不解人身之构造,复不事药性之分析,菌毒传染,更无闻焉;惟知附会五行、生克、寒热、阴阳之说,袭古方以投药饵,其术殆与矢人同科;其想象之最神奇者,莫如‘气’之一说,其说且通于力士羽流之术;试遍索宇宙间,诚不知此‘气’之果为何物也!”据此可知,材料的主旨是(     
A.中医附会阴阳五行学说解释人体B.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不相适应
C.新文化运动以“民主”“科学”作为旗帜D.陈独秀的思想具有绝对主义的倾向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学术界曾有过多种讨论,有学者认为是资本主义化,因为中国“现代化”过程是向资本主义学习;有学者认为是“乡村”现代化,因为中国“现代化”过程畸形、后发、时断时续、缺乏动力;有学者认为是被耽误的现代化,因为中国“现代化”过程与中国走向衰落、半殖民地、各种革命运动重叠

——摘编自张海鹏《近代中国历史》


上述材料是学者对近代中国“现代化”的讨论。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近代的“现代化”过程提出观点,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提出一个观点,且不得与材料中的观点重复,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6 . 有学者在介绍近代中国某股社会思潮时评论道,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的批判。这反映出该股社会思潮
A.具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B.旨在彻底打倒传统权威
C.确保了民主政治的真正实现D.受唯物史观的巨大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时期,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地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他们反对旧八股、旧教条,主张科学和民主,是很对的,但是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毛泽东意在强调五四运动(     
A.没有解决革命出路的问题B.缺乏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
C.难以突破民主科学的桎梏D.急需借鉴西方的先进文明
2023-03-14更新 | 188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新青年》创刊之初,宣扬科学与民主,介绍西方思想,却没有受到关注,不得不休刊。复刊后,对孔教展开猛攻,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新青年》影响力增强主要得益于
A.资本主义迅猛发展B.顺应社会时局变化
C.儒家思想地位动摇D.巴黎和会引发关注
2019-12-27更新 | 805次组卷 | 23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校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从1917年开始,胡适坚持认为,新文化运动作为一种思想或文化运动,必须被理解为中国的文艺复兴运动,甚至力图为之追源溯始,将17-18世纪的“朴学”视为五四以前中国史上的第三次文艺复兴。由此可知,胡适强调的是
A.思想文化运动有现实意义B.文化革新应兼顾传承
C.复兴传统文化应回归原典D.文化转型应全盘西化
10 . 近代西方自由思想传入中国,出现了不同的内涵。1903年,严复说:“祛异族之侵横,求有立于天地之间……乃国群自由,非小己自由也。”1918年,胡适说:“我所最期望于你的是一种真正纯粹的为我主义。”这些言论
A.主导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方向
B.摧毁了传统礼教的文化基础
C.有利于中国民族民主运动发展
D.指明了中国人民的救国道路
2019-05-11更新 | 750次组卷 | 2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兴文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