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民国时期朱元善认为:“教育方针自当以新国家之本质为主眼,而置重于共和立宪过国民之养成,非实施公民教育不可”。卢梭要求儿童多了解祖国,他认为只有掌握包括数学、文学等科学知识,方能逐渐成为合格公民。这表明(     
A.社会变革引领教育方向B.思想解放唤醒公民意识
C.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D.杰出人物决定历史进程
2023-01-13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北碚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据民国时期《申报》记载:“兼省长阎锡山以国民学校原为儿童略识字,能通晓告白、报纸等而设,然查所选教材皆为文话,于实际上甚不适用,因拟将小学所用课本一律改用白话,俟征集妥协编辑完全后,即敕令一律改用云”。这一记载可说明(     
A.阎锡山强烈支持新文化运动B.新文化运动广受社会基层的拥护
C.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D.白话文运动顺应了时代发展需要
3 . 1914年,胡适撰文指出:“绝不能希望以任何官方的崇拜仪式来复兴儒学,也不可能用宪法或法律来复兴……(应探讨)怎样能使孔子的教海适合现代需要或现代变化。”可见,当时胡适
A.形成了系统的民主科学思想B.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具折中性
C.认识到建立共和制度的紧迫性D.已意识到思想统一的重要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新青年》发行初期设有专门发行人员或委派专人承担具体发行事务。杂志不但定价低廉(每册零售价2角),而且实行订购半年(6册)1元、全年(12册)2元的折扣。为回应读者的再版要求,还推出了前5卷的合订本,采取“五卷合卖”的捆绑销售策略。由此推知,新文化运动
A.使革命思潮受到民众欢迎B.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注重对民众进行思想启蒙D.得到了爱国资本家的赞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在与吴虞、常乃德、俞颂华等人的通信中反复说明:“孔教为吾国历史上有力之学说,为吾人精神上无形统一人心之具,鄙人皆绝对承认之而不怀丝毫疑义。”这说明陈独秀
A.思想开始发生重大转变B.肯定儒学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C.反对封建时代道德礼教D.认为儒学造成中国传统的断裂
2022-03-25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六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文化自觉,同样表现为“人的自觉”,有时也被称之为“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无论是孔孟学说还是程朱理学,儒家文化始终执着于强调人之为人的道德性。同时,它对道德性的强调以维持社会的秩序为出发点和归宿,对不同身份的人有不同的道德要求,这便使其所强调的道德限定在伦理道德的范畴。儒家文化在晚明时期发生了裂变与分化。李贽发挥王艮的“百姓日用即道”的思想,提出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对自然人性的肯定,着眼于“我”之真实;对个性意识的推崇,侧重于“我”之独立,二者共同体现出晚明人文精神的“人”不再是儒家文化中伦理型的人。但这股人文主义思潮并未掀起类似西方文艺复兴那样深入持久的文化运动,它只作为儒家主流文化的一股逆流在中国文化史中昙花一现。

——摘编自孙桂丽《对中国古代主流人文精神的反叛-浅谈晚明人文主义思潮对“人”的发现》

材料二   近代中国的文化自觉发展可以追溯到1840年。自幼学习儒家经典的洪秀全在偶然接触基督教的小册子《劝世良言》后,在基督教义的基础上,融入儒家思想文化中的“大同思想”;而洋务派提出的“中体西用”是对儒家“经世致用”思想的延续和发展;改良派在认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基础上,自觉学习西方思想文化,主张采用西方君主立宪制;19世纪末,革命派以中西思想文化融合创新中提出的“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为文化精神的旗帜;进入20世纪后,不同政治派别思想家无不把文化作为民族自觉自立的要素。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用“民主”“科学”大旗猛烈冲击中国的封建思想文化,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文化则是在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融合创新中自我创建和自我发展的过程。

——摘编自杨正军《“文化自觉”视野下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的变迁与转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明时期中国文化自觉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出现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文化自觉”发展的特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