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新青年》创刊之初,宣扬科学与民主,介绍西方思想,却没有受到关注,不得不休刊。复刊后,对孔教展开猛攻,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新青年》影响力增强主要得益于
A.资本主义迅猛发展B.顺应社会时局变化
C.儒家思想地位动摇D.巴黎和会引发关注
2019-12-27更新 | 805次组卷 | 23卷引用:10分钟同步课堂专练-高二人教版必修3-第16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基础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学者对考据学持不同态度。胡适认为考据学“像侦探访案、法官断狱,具有科学精神”;严复认为其“复古”、“繁琐”和“门户之见”,妨碍科学和哲学进步,戕害民族心灵。他们的争执反映出新文化运动
A.缺乏统一的组织和原则B.以科学改造国民的特点
C.学术和政治斗争相交织D.使考据学研究更为深化
3 . 陈独秀明确表示,不主张完全否定孔子,并完全承认孔子的历史地位,只是反对以“孔子之道”统一当代中国人思想。胡适晚年一再指出,他从不贬低孔子和儒学的正当地位。这反映新文化运动(  )
A.观点对立导致思想混乱B.继承传统并且大力发扬儒学
C.批判传统但不否定传统D.打着孔子旗号进行托古改制
2019-12-21更新 | 381次组卷 | 29卷引用:10分钟同步课堂专练-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9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基础练)
4 . 面对有人高谈“保存国粹”,胡适说“若要知道什么是国粹,什么是国渣,必须要用批判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去做一番整理国故的工夫。”“对于习俗相传下来的制度风俗,要问‘这种制度现在还有存在的价值吗?’”由此可见,胡适认为应
A.彻底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B.重新评估传统文化的价值
C.大力弘扬传统的道德礼仪D.强调东西方文化间的调和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本无任何向西方文化观摩的意思,现在打了败仗,知道西方船坚炮利的厉害,才不得不急起直追,想学到西方的科技。这就决定了中国学习西方纯出于功利观点。这个观点基本上支配了思想界、知识界……当时所译之书主要为科技与法律(国际法),并没有接触到西方文化本身的特质,特别是没有接触到西方的宗教……而士大夫则只想学西方的船坚炮利。由于自始即不注意宗教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中国人对西方人的“自我”或“个人”的意识便无从了解。

——摘编自余英时《近代中国个人观的改变》


根据材料并结合史实,指出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特点,并加以说明。(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指出一种特点即可)
6 . 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  )
A.主张武装反袁,保卫共和制度B.建立革命政党,发动工农群众
C.发动文化革命,启迪民众觉悟D.提倡学术自由,主张兼容并包
7 . 下表是新文化运动时期部分学生社团统计表,对该表信息解读合理的是
A.青年学生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力军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C.新文化运动唤起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D.社团活动是宣传新思想的主要阵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21年,梁漱溟指出,“今天的中国,西学有人提倡,佛学有人提倡,只有谈到孔子时羞涩不能出口”,以至于“孔子的道理成了不敢见人的东西”。材料所述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孔子创立的儒学已经成为糟粕B.人们已摆脱封建思想束缚
C.新文化运动文化观的极端倾向D.民众普遍接受了西方文化
9 .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1915年《青年杂志》的创办揭开了该事件的序幕,其主要原因是
A.开始传播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B.公开抨击封建正统思想
C.由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领导D.沉重打击尊孔复古逆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学者贺麟认为,新文化运动并没有打倒孔孟的真精神及真学术,反而因其洗刷扫除之功而使孔孟程朱的真面目显露出来,推进了五四运动后传统向现代的转化。这表明新文化运动
A.肯定西方思想的优越性B.带有急功近利的主观性
C.有助于重估儒学的价值D.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