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20世纪初,“海上详籍初行,社会口语骤变。报纸政吹文明,法学哲理名锦,稠叠盈幅”,学者们疾呼“国无辞书,无文化之可言也”。1915年12月,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辞源》正式面世,当中收录的全部是中国经、史、子、集等典籍中用过的词语,解释的全部是这些词语在文献语境和思想建构中具有的本来意义。由此可知,《辞源》的出版(       
A.体现传统文化的开放性B.体现对传统文化的保护
C.深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D.推动了现代文学的发展
2 . 陈独秀明确指出,新文化运动真正的敌人并不仅针对旧的思想信仰,“我们的真正敌人是‘成见’,是‘不思想’。我们向旧思想和旧信仰作战,其实只是很诚恳地请求旧思想和旧信仰势力之下的朋友们起来向‘成见’和‘不思想’作战”。可见,陈独秀意在(     
A.推动文化转型B.中国实现真正民主政治
C.实现全盘西化D.启迪民众理性认识世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
A.建立革命政党,发动工农群众B.提倡学术自由,普及白话文章
C.发动启蒙运动,解放民众思想D.进行革命斗争,反对独裁专制
2022-01-21更新 | 211次组卷 | 64卷引用:2011届广西桂林中学高三12月月考文综历史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下表是19世纪40年代以来社会的、一些流行词汇

时间流行词汇
1840—1912师夷长技洋布洋火兴民权革命……
1912—1949共和约法民主科学实业救国她……
1949—1978列宁装三大改造人民代表粮票……
1978年以专业户乡镇企业村民委员会股票互网……

根据材料,选取每一个阶段中的一个流行词汇,围绕社会流行词汇与社会发展变迁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16年,陈独秀在某文中指出:“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陈独秀旨在说明
A.民众觉悟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关键B.国民党的一党专制独裁不得人心
C.新文化运动的开展需与民众结合D.中国不具备推行民主政治的条件
2021-11-09更新 | 1464次组卷 | 25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博白县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
6 . 1916年,有学者指出:“近年以来,吾国人羡慕西洋文明无所不致,然自欧战发生以来,西洋诸国日以其科学发明之利器戕杀其同类,悲惨剧烈之状态,不但为吾国历史之所无,亦且为世界从来所未有。”此论意在
A.抨击帝国主义战争B.反对学习西洋文明
C.探寻新的救国路径D.反思民主科学主张
2021-10-02更新 | 20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韬智杯2022届高三9月大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7 . 1918年底出版了胡适的《尝试集》,这是中国最早的新诗诗集。《蝴蝶》是其中一首:“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恒于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这表明新诗
A.抛弃了旧传统B.体现时代主题
C.创作新旧杂糅D.缺乏社会基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19年五四运动的发生,对新文化运动产生了强烈而深刻的影响,使中国人重新思考追求民主、实现民主的道路,进而对民主观念的阐释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由新文化运动初期的对欧美民主政治的单一性理解,转变为多重追求。如陈独秀提出"劳动阶级的民主",孙中山对"民权"道路的新探索,胡适力主从"问题"入手实现"民主"等……,这些对"民主"认识的变化表明先进的中国人
A.对于民主的认识更加辩证和科学B.实现了中华民族第一次全面觉醒
C.认识到苏俄革命在中国的可行性D.对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更加深入
2020-12-11更新 | 1652次组卷 | 25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21年,北京大学预科招生文言译白话的题目取材《世说新语》,白话译文言题目取材《儒林外史》,标点文章题则选了《稼轩词》,这些选材都是一些难入“正统”序列的稗官野史和笔记小说。这说明当时的北京大学
A.具有勇于挑战正统观念的精神B.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阵地
C.西式的教育理念占据主导地位D.揭开了反思新文化的序幕
2020-03-18更新 | 375次组卷 | 13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8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傅斯年于1919年在文章中指出:“一个空瓶子,里面并没有多量的浑水,把清水注进就完了。假使是个浑水满了的瓶子,只得先把浑水倒去,清水才能钻进来。中国是有历史文化的国家,在中国提倡新思想,新文艺,新道德,处处和旧有的冲突,实在有异常的困难,比不得在空无所有的国家,容易提倡”由此推知,斯年主张
A.输入西方新式文化B.破旧与立新相结合
C.中西文化相互融合D.全盘吸收西方文化
2020-01-17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州高级中学2019年高三12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