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陈独秀在比较东方和西方民族思想后指出,“东洋民族,自游牧社会,进而为宗法社会,至今无以异焉。宗法社会,以家族为本位,而个人无权利”,以致“视公共之安危,不关己身之喜戚”。据此,陈独秀意在
A.批判传统宗法社会B.塑造现代国民意识
C.宣扬公民权利观念D.主张国家至上理念
2022-06-03更新 | 1057次组卷 | 16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陈独秀在《袁世凯复活》一文中言道:“袁世凯之废共和、复帝制为恶果,非恶因。吾国思想界不将此根本恶因铲除尽,无数废共和、复辟帝制之袁世凯,当然应运而生。”陈独秀意在
A.抨击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行为B.强调思想解放的重要性
C.强化民众对民国政权的认同D.指出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2022-05-31更新 | 841次组卷 | 19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安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认为“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鲁迅在更早的时候提出要“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二者的共同出发点是
A.充分肯定中国传统文明B.发现西方文明存在缺陷
C.提倡中西文明融合发展D.对待中西文明一视同仁
2022-05-31更新 | 169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高级中学、灌云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10月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4 . 民族危机与救亡。

材料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各种救亡主张(思潮)盛行一时,下表反映了部分主张的主要观点。

维新变法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学习和传播西方科学文化
教育教国一个国家能否得以长治久安,能否得以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人才,而人才日多.则国势日强
实业救国主张通过举办实业,.振兴商务来增强国力、民力,进而达到抵御外国入侵之目的

根据以上材料提出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证。(要求:运用同时期中国另外3种主张或思潮来论证你的观点,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5-28更新 | 243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1922年初,著名学者张君劢在《欧洲文化之危机及中国新文化之趋向》中指出:“现时人对吾国旧学说,如孔教之类,好以批评的精神对待之,然对于西方文化鲜有以批评的眼光对待之。吾以为尽量输入,与批评其得失,应同时并行。”这反映了张君劢(       
A.强调对待外来文化需要理性B.主张学习西方的文化
C.彻底突破传统华夷观念D.反对单纯的思想革命
2022-05-27更新 | 309次组卷 | 6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广东专用)B卷
6 . 1916年,陈独秀在指出:“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陈独秀旨在说明
A.民众觉悟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关键B.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不得人心
C.新文化运动的开展需与民众结合D.中国已具备推行民主政治的条件
7 . 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认为“社会的进步是一点一滴的进步,国家的力量也靠这个那个人的力量。只有拼命培养个人的知识与能力是报国的真正准备功夫。”由此可知,胡适(       
A.其教育思想引发了教育变革B.要使教育促进社会关系和谐
C.强调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意志D.教育应适应民族抗战的需要
2022-05-25更新 | 205次组卷 | 4卷引用:宁夏银川市景博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学者指出,“新文化的新,主要是指域外思潮的引进,人们开始以不同的眼光审视周围的生活,先前被遮蔽的思想都浮出水面”;新文化运动的参与者们在“张开双眼瞭望世界的时候,传统的思维渐渐被新的观念修正”。这揭示出新文化运动
A.动摇了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B.增强了文化创新与发展能力
C.开启了传统文化的近代转型D.激发了国人参与政治的热情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18年3月,《新青年》刊出了一唱一和的“双簧信”。一封是钱玄同化名“王敬轩”,用文言文历数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新文学与白话文的罪状;另一封是刘半农用白话文写的对“王敬轩”反对文学革命、为旧文学辩护的驳斥文,引起广泛社会关注。该举意在
A.提倡科学与民主B.全面否定传统文化
C.宣传马克思主义D.推动思想文化革新
10 .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鲁迅认为救治中国,“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陈独秀也明确表示,“人间百行,皆以自我为中心,此而丧失,他何足言”;李大钊更是鼓励人们特立独行,以觉醒之我,实现青春之我。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
A.提倡民主科学B.批判伦理纲常
C.呼吁人的解放D.倡导文学革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