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1919年,陈独秀在《新青年》的《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一文中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两位先生”是(     
A.民主与科学B.民主与共和C.和平与发展D.自由与平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学生崇拜人物调查统计的结果为,崇拜孔子、孟子和孙中山的人数分别是153、61、17。1923年,北京大学25周年纪念日学生崇拜人物民意测验结果(国内)为孙中山473票、陈独秀173票、孔子1票。这可以用来说明新文化运动(       
A.沉重打击了封建专制主义B.动摇了传统儒学的正统地位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历史进程
3 .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开始。这场运动主要内容包括(     
①宣扬民主和科学   ②倡导文学革命
③主张家庭革命       ④号召抗日救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历史事件
1900量子理论发布
1905相对论发布
1914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915陈独秀等人发起新文化运动
1917十月革命
1921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8苏联“一五”计划
1929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
1933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
1933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1936日本“二二六兵变”
1939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从表中提取2~3个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确定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自拟论题,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2022-07-07更新 | 125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新文化运动虽然对旧礼教作了空前猛烈的抨击,但其矛头始终指向“三纲”,而未正面触及“五常”。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新文化运动者向封建势力妥协B.封建伦理纲常思想根深蒂固
C.中国传统道德具有一定合理性D.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十分弱小
2022-07-04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1918 年李大钊说:“时至近日,吾人所当努力者,惟在如何吸取西洋文明之长, 以济 吾东洋文明之穷。断不许以义和团的思想,欲以吾陈死寂灭之气象腐化世界。”   这里 的“西洋文明之长”主要指的是(       
A.机器生产B.民主共和C.民主科学D.社会主义
7 . 如表为民国前期湖南创办的部分刊物。这主要是因为
创刊机构及创刊人刊物名称创刊时间
湘雅医专《新湖南》月刊1919年4月
省立三师蒋先云《嶷麓警钟》1919年6月
湖南学生联合会《湘江评论》1919年7月
周南女校向警予《女界钟》1919年10月

A.新民主主义革命进一步发展B.湖南共产主义小组建立
C.政府对思想文化政策的放松D.新思想和新文化的传播
2022-05-21更新 | 76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化的含义是什么呢?就英法等西欧国家而言,所谓近代化就是使社会摆脱中世纪的封建形态而资本主义化。这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包括经济、政治、社会和思想等方面的变革。近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世界各国近代化的历程却不尽相同。和英法等国近代化历程比较,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近代化道路具有明显的特色。

——苑书义《中国近代化历程述略》


请围绕“近代化”这一主题,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史实,阐述中国近代化的转型历程。(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阐述充分,逻辑严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在《新青年》的有力推动下,各地拥护新文化运动的刊物纷纷出版,使全国报刊面貌为之一新。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先后提出。这些观念
A.表明中国社会已经全面进步B.具有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
C.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D.在当时中国无法得到实现
10 . 1912年5月,中国第一个无政府主义团体“晦鸣学社”成立,主张废除政府在内的一切强权,建立无政府共产主义。到1920年,无政府主义团体发展到近50个,达到鼎盛时期。无政府主义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B.救亡图存运动兴起
C.新文化运动解放人们思想D.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