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41年蒋介石在其著作中指出“是不是推翻礼教否定本国历史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是打破一切纪律,扩张个人自由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是盲目崇拜外国,……就是新文化运动?如果是那样,那我们所要的新文化,实在是太幼稚……”其意图是(  )
A.批判新文化运动的弊端B.增强民族凝聚力
C.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厉行文化专制
2023-03-13更新 | 667次组卷 | 24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模拟(三)历史试题
2 . 民国建立后,部分知识分子继续探求救国之道,于是有了新的觉悟——“变革政治,首须变革社会,变革社会,首须变革人心。”为此,他们发动了(     
A.二次革命B.护国运动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1916年10月,陈独秀发表《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称“孔教与帝制,有不可离散之因缘”。可见其反对儒学是基于(     
A.反对专制的需要B.发展教育的目的C.世界潮流的感召D.反对改良的立场
4 . 针对中华民国建立后的种种乱象,鲁迅曾深有感触地说:“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也有人看到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新文化运动,认为这是一个孕育着希望的时代”。以下表述最能体现这一时期时代特征的是(       )
A.民主与专制的较量B.文明与陋习的交织
C.启蒙与保守的博弈D.新“声”与旧“音”的碰撞
2023-02-21更新 | 253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近代某一时期,“德先生”、“赛先生”、“婚姻自由”、“妇女解放”、“家庭革命”等字眼常常见诸于报刊杂志,这主要是由于(     
A.清政府推行新政B.同盟会宣传革命
C.新文化运动兴起D.国民革命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新文化运动引入科学的概念,就是要改变劳动方式、方法,发挥劳动者的潜力;引入民主的概念,就是要使劳动者意识到作为人应该享有“人的权利”,有占有自己劳动所得的权利。据此可知,新文化运动(     
A.以解放中国劳苦大众为宗旨B.重视提升劳动者的思想觉悟
C.全盘否定传统儒家思想文化D.始终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
2023-02-09更新 | 368次组卷 | 21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20世纪初,一批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理性地认识到中国复兴的关键不在器物,也不在制度,而在于国民素质,要从文化心理层面进行启蒙,改变国人传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鉴于此,他们大力提倡(     
A.自强、求富B.实业救国C.民主共和D.民主、科学
8 . 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起因,有学者侧重于从晚清以来西学东渐的演变历程分析,也有的侧重于从1915年前后各种主客观因素分析。据此可知(     
A.新文化运动的起因难有定论B.历史纵向分析法更加深刻
C.历史研究可从多个角度开展D.历史横向分析法更为全面
9 . 有人指出“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为此高举起的大旗是(     
A.“民族     民权     民生”B.“自强”“求富”
C.“民有     民治     民享”D.“民主”“科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