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1918年,钱玄同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提出:“欲废孔学、不得不先废汉文;欲驱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蛮的、顽固的思想,尤不可不先废汉文。“钱玄同提出这一观点的实质是
A.宣扬西方文化
B.废除中国汉字
C.普及平民教育
D.反对封建思想
2 . 学者殷海光在论及五四运动时,认为它以打倒偶像和启蒙为动力,是一场“中国知识最光荣的运动”。在他看来,这场运动主要倡导
A.自强与求富B.民主与科学
C.改良与革命D.进化与革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本身就是非常激烈的。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批判。材料反映新文化运动重大缺陷是
A.缺少坚实的社会基础
B.对权威的蔑视与挑战
C.绝对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D.具有崇洋媚外的特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18年,《新青年》第4卷第6号出版了《易卜生专号》,这部剧主要讲述主人公娜拉从信赖丈夫到与丈夫决裂,终于意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玩偶地位,最后离家出走的自我觉醒过程。这表明,新文化运动
A.提倡民主科学
B.提倡新道德
C.提倡新文学
D.传播马克思主义
6 .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世界三大宗教。其中最早传入中国的是
A.道教B.佛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
2017-09-08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新生入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民国初期,有学者曾说:“革除一个王朝的天命是可以的,为什么要革除整个中国几千年的天命呢?现在的教育革命、纪纲革命、立国思想的革命如同大火焚烧房屋,使人失去了灵魂,让人无所适从。”这表明该学者
A.反对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
B.思想较为保守落后
C.希望以传统文化稳定秩序
D.主张改造儒家思想
2017-05-06更新 | 1227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9年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条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下列符合此观点的思想有
①师夷长技以制夷
②中体西用
③维新变法思想
④民主共和思想
⑤民主与科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⑤
D.③④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18年钱玄同发表《中国今后的文字问题》一文,提出“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字;欲驱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蛮的思想,尤不可不先废汉字”。这种主张
①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激进性
②辩证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③与当时中国国情密切
④有利于民主科学思想传播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20世纪初,一些学校的女生已经开始觉醒,抵制学校开设的“烈女传”……她们以实际行动反抗礼教,争取女性婚姻自由。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
A.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文化的普及和繁荣B.新文化运动动摇了传统礼教的统治地位
C.新文化运动树立了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D.新文化运动出现了较偏激的思想和行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