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1 . 新文化运动健将钱玄同如此批判儒学:“孔经里所讲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刑政,是和共和国绝对不能共存的东西。”这反映出当时(     )
A.封建礼教受到强烈批判B.儒家思想神圣地位的终结
C.社会主义观念深入人心D.共和政体不断完善
2 . 下列描述不属于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的是:
A.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
B.提出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C.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D.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
3 . 辜鸿铭在北京大学任教时梳着小辫走进课堂曾引起学生哄堂大笑,辜平静地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辜鸿铭所言的“心中的辫子”喻指
A.孔孟之道
B.程朱理学
C.传统观念
D.民主平等
4 . “他们自负是学习西方的启蒙运动,却把中国两千年的学术文化,当作一野蛮、一童蒙看。他们不肯真心学佛,只借仗释迦来骂孔子、老聃。”此处国学大师钱穆批评的是
A.地主阶级洋务派“师夷长技”的弊端
B.资产阶级激进派否定传统文化
C.资产阶级革命派以启蒙者自居
D.资产阶级维新派借用孔子权威
5 . 甲午中日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或称近代化)步伐加快。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归纳其在政治、经济、思想方面的重要变化。
2019-09-09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元中学2009-201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历史试题
6 . 20世纪初期是中国民主政治与传统君主专制制度殊死搏斗时期。回答
1.20世纪初革命派与立宪派活动的影响共同点是
A.否定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
B.传播了西方的民主政治思想
C.宣传了民主科学的思想主张
D.形成了民主革命的政治纲领
2.1916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指出:“吾人果欲于政治上采用共和立宪制,复欲于伦理上保守纲常阶级(等级)制,以收新旧调和之效,自家冲撞,此绝对不可能之事。……存其一必废其一。”陈独秀发表以上言论的意图是
A.批判新旧调和的主张,传播社会主义思想
B.否定传统政治伦理,建立真正的民主制度
C.抨击传统伦理纲常,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
D.反对儒家等级观念,调和中西文化的冲突
3.春联在承继传统的同时往往会反映时代的变迁。20世纪前期湖南某农村春联:“和为贵,三民主义指导革命;斗则胜,一切权力收归农会。”此春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二次革命
C.国民革命
D.土地革命
2019-09-09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元中学2009-201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接地说,革命者为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为的是谁。”这说明该作品的真正主题是
A.抨击封建统治的愚民政策
B.呼唤广泛深刻的思想解放
C.号召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
D.揭露中国社会的愚昧落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从辛亥革命的教训中认识到,必须从文化思想上冲击封建意识,才能实现真正的共和政体。”此观点说明新文化运动
A.侧重意识方面的民主启蒙
B.为广大民众普及了共和知识
C.探寻了中国式共和的途径
D.深刻地揭示了假共和的根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1915年底,梁启超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中说:“在现行国体之下,而思以言论鼓吹他种国体,则无论何时皆反对之。”由此可知梁启超
A.反对变更共和政体
B.强调暴力革命方式
C.鼓吹建立君主立宪
D.抨击张勋复辟帝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出现频次大体相当;1919~1922年,“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1/10,不及“革命”的1/20。这种变化可说明
A.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B.国民革命运动受到民众普遍拥护
C.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知识界否定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
2019-06-08更新 | 11441次组卷 | 114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