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2022高三下·浙江·专题练习
1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进程,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八七会议后,怎样夺取武装斗争的胜利,革命应该走什么道路,便成为摆在党面前的根本性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通过首先占领中心城市来取得革命在全国的胜利,而必须首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积蓄革命力量,在条件成熟时夺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这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革命道路,是在党领导人民的集体奋斗中开辟出来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等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引自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二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写出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简述它对各地起义武装所起的作用。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角度,概括“适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革命道路”开辟的意义。
(2)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经济领域进行的理论探索。②197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开端,概述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1978年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探索。
2022-02-25更新 | 207次组卷 | 4卷引用:解密03 现代中国人物篇-【高频考点解密】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浙江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77年9月,《人民日报》接连发表聂荣臻、徐向前、陈云的纪念文章,宣传毛泽东长期倡导的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聂荣臻在《恢复和发展党的优良作风》中说: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说,要搞好党的作风,最重要的应该是恢复和发 扬毛主席为我们党树立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上述论述
A.消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及其不良影响
B.推动了全党全国拨乱反正工作的展开和深入发展
C.显示出破除教条主义和进行思想解放的必要性
D.使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重新确立起来
2021-11-01更新 | 647次组卷 | 7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考点26-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3 . 2019年10月底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之后在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总书记也强调,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为中华文化传承作出新贡献。由此可知,文化自信应该
A.实施全民文化创新运动B.以甲骨文研究为根本
C.重新确立“双百”方针D.坚持民族性与时代性
2020-02-20更新 | 378次组卷 | 14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热点12除了“鸿蒙”,华为简直注册了整本《山海经》——文化传承与文化自信
4 .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某班决定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布置纪念展览。以下是他们准备的部分展览资料,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②恢复高考制度
③“双百”方针正式提出
④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⑤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确立
A.⑥③①②⑤④
B.③②⑥①④⑥
C.③⑥①②⑤④
D.⑥③②①④⑤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二十世纪的中国发生三次历史性巨变,产生了站在时代前列的三位伟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旧三民主义内容比较简表

名称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主义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的政府,国民一律平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新”在哪里?

材料二   2013年12月26日是开国领袖毛主席诞生120周年纪念日。为了纪念毛泽东同志诞生120周年,2013年11月16日,中国邮政发行毛泽东同志诞生120周年纪念邮票。全国各地都举行了纪念活动,感谢毛主席的丰功伟绩。


(2)指出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的中国独特革命道路是什么?写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三篇文章。

材料三   为纪念邓小平110周年诞辰,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共四川省委、中央电视台等单位联合拍摄了电视剧《邓小平》。


(3)指出邓小平理论形成一个完整体系的标志。邓小平理论回答了哪一根本问题?从三位巨人身上,我们学习到他们共同的品质是什么?
2018-05-10更新 | 75次组卷 | 2卷引用:《每日一题》一轮复习 -周末培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在纪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指出:30年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与此相对应的重大事件及其理论成果是
A.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B.毛泽东思想 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C.真理标准大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D.真理标准大讨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时评作家梁立俊发表文章说:“我们纪念小平南巡讲话20年,也深深期待中国能够如小平同志的20年前一样,再来一次启动中国今后20年大发展的‘破’和‘立’。”对邓小平南巡讲话的“破”和“立”的理解正确的是
A.破除斯大林模式束缚,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破除公有制束缚,建立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新体制
C.破除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建立中国的市场经济体系
D.破除个人崇拜思想束缚,建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016-11-27更新 | 352次组卷 | 46卷引用:2016届高三高考联考模拟试题分项版专题12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