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民主义的提出与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由平民革命建立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是
A.洪秀全提倡的财富平均思想B.维新派提出的社会改良措施
C.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中的主张D.中国共产党推行的土地改革政策
2 . 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曾写过一副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况之功。”挽联所指要完成的“未况”之事是
A.反清复明B.扶清灭洋C.三民主义D.民主科学
2020-03-16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卢湾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在写给好友的信中说:“而吾党之三民主义,只达其一,其余两主义,未能施行。”当时他认为未施行的应该是
A.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B.民主主义和民权主义
C.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和民生主义
2020-03-1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历史试题
4 . 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

晚清的西学东渐其实质是由模糊到清晰,由表及里地追求民主和科学的过程,这是由当时社会形势发展所决定的,同时又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依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2020-03-13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松江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1月)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历史学家齐思和《民族与种族》中说:“清季朝政日紊,外侮日急,革命志士兴起种族思想……”“种族思想”在孙中山早年革命思想中的体现是
A.反对帝国主义
B.创立民国政府
C.驱除鞑虏专制
D.实现五族共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下图为1833~1915年“共和”、“民主”这两个关键词在部分著作和报刊中出现频率的统计图。1905~1913年“共和”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民主”的频率,其原因包括(     

①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②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
③新文化运动的推动④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19-09-04更新 | 117次组卷 | 21卷引用:上海市普陀区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人把对中国的不同政见概括为“主保中国,次保大清”、“主保大清、次保中国”、“只保中国、不保大清”,与这三种政见较一致的政治派别分别是
A.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
B.洋务派、革命派、立宪派
C.维新派、顽固派、革命派
D.立宪派、革命派、维新派
2019-09-02更新 | 279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3年上海浦东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胡绳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写道:“说明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之后,河南洛阳嵩县的绿林好汉们议论开了,有的人说:‘先杀洛阳知府,再杀河南巡抚,赶走北京皇帝,孙文坐了天下,我们都要当官,没有人敢说我们是土匪啦!’”由此可见,基层同盟会会员在宣传三民主义时的侧重点和弱点分别是(  )
A.民族主义、民权主义B.民权主义、民族主义
C.民族主义、民生主义D.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2019-08-06更新 | 200次组卷 | 41卷引用:2012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历史试卷
9 . 孙中山所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三权分立
B.三民主义
C.脱亚入欧
D.实业救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指出:“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这里的“有识之士”应该是
A.洋务自强的践行者
B.维新图强的呼吁者
C.民主共和的实践者
D.民主科学的倡导者
2018-02-02更新 | 246次组卷 | 41卷引用:上海市虹口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