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28年至1930年,毛泽东先后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三篇文章,阐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工农武装割据的重要性。1949年,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指出,从现在起,开始由乡村到城市,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但是城乡必须兼顾,绝不可丢掉乡村。促成毛泽东有关论断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     
A.希图消除贫富分化城乡差距B.借鉴苏联工业化的建设经验
C.即将开始工作重心伟大转移D.着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45年4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阐述了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同苏联的区别,提出了“几个民主阶级联盟的新民主主义国家”这一新的概念以区别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概念的提出
A.体现了对中俄革命性质的深刻认识
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理论产生
C.反映出中共认识到苏联模式的弊端
D.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
2020-01-25更新 | 326次组卷 | 17卷引用:【校级联考】广东省南海中学等七校联合体2019届高三冲刺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40年,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还具有一定的革命性,这是中国与俄国的不同之点,在俄国“无产阶级的任务,是反对资产阶级,而不是联合它”。毛泽东的分析
A.有利于扩大民族抗争的群众基础B.说明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C.直接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D.有利于扩大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一班新人物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反对旧教条,提倡科学和民主,这些都是很对的。那时的统治阶级把孔夫子的那一套当作宗教教条一样强迫人民信奉。号召人民起来反对老八股、老教条,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一个极大的功绩。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许多领导人物对于历史、外国事物,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这种形式主义地看问题的方法,影响了后来这个运动的发展。

材料二   现在是在战争的时期,我们应该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虽然延安还没有战争,但军队天天在前方打仗,后方也唤工作忙,文章太长了,有谁来看呢?我们反对的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八股调,不是说任何东西都以短为好。战争时期固然需要短文章,但尤其需要有内容的文章。演说也是一样,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演说,是必须停止的。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毛泽东《反对党八股》(194228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五四(新文化)运动在文化方面的贡献和局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号召“反对党八股”的背景。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毛泽东“反对党八股”的历史意义。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19世纪末以来社会上的一些流行词汇:

时间流行词汇
甲午战争后,19世纪末兴民权、托古改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19151920民主、科学、“打倒孔家店”、白话文、“以俄为师”
19211949三大政策、“星星之火”、持久战、新民主主义革命

根据材料,选取其中一个阶段流行词汇,围绕“社会流行词汇与社会主流思想变迁”,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48年9月,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首次用“人民民主专政”代替“工农民主专政”。他说:“我们政权的阶级性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但不仅仅是工农,还有资产阶级民主分子参加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一转变(     
A.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B.纠正了左倾错误的影响
C.标志着工农武装割据任务完成D.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2023-02-19更新 | 73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孔子《周易》(春秋)

“自强不息”本意是以天道明人事,强谓“天人合一”。在先秦,“自强不息”通常被诠释成个人处世坚忍不拔、迎难而上的思想品格,凸显了西周以未“人文精神的悦动”,凸显了从敬重天命到关注人事的历史转变,深刻影响了后世对“自强不息”的诠释。

——摘编自张涛《《周易》“自强不息”的历代诠释》

材料二   无论处于怎样复杂、严重、惨苦和环境,军事指导者首先需要的是独立自主地组织和使用自己的力量。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6年)

材料三   毛泽东独立自主思想,主要有以下内容:

第一,在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再盲从共产国际的指示,创造性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第二,在抗日战争时期,克服了“一切经过统一战线”的新投降主义,抵制了苏联民族利己主义,使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第三,抗战胜利后,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顶住苏联的压力,将革命进行到底,解放了全中国。

第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创了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成功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第五,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依靠自己的力量走中国工业化道路。

第六,在对外关系中始终把独立自主原则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根据形势的变化选择适时的外交政策。

第七,在国际共运中,正确处理党与党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走自己独立的道路。

——摘编自王庭科主编《毛泽东独立自主思想的历史发展》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诠释“自强不息”的人文价值。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提出“独立自主”的背景。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独立自主”思想的内涵。
(4)结合材料,谈谈在治学上如何践行“自强”或“自主”理念。
2022-01-21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在中共二大上,毛泽东说:“我们无产阶级有自己的阶级利益,民主主义革命成功了,无产阶级只不过得到了一些自由和权利,还是不能完全解放。而且民主主义成功,幼稚的资产阶级便会迅速发展,与无产阶级处于对抗地位。因此无产阶级便必须对付资产阶级,实行‘与贫苦农民联合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二步奋斗。如果无产阶级的组织能力和战斗力强固,这第二步奋斗是能跟着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即刻成功的”。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毛泽东对新三民主义持赞成态度
B.提出无产阶级应掌握民主革命领导权
C.民主主义革命后应开展社会主义革命
D.呼吁加快与国民党合作开展民主革命
2018-01-04更新 | 522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说:“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还有一个时期让资本主义作为部分经济而存在,而且还是很大的一部分……我们的同志在这方面是太急了。”毛泽东旨在
A.强调应坚持新民主主义路线B.批评新经济政策不合时宜
C.重申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D.说明社会主义改造的迫切性
2020-07-11更新 | 293次组卷 | 13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3届普通高中毕业班冲刺训练(三)历史试题
10 . 反帝反封建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然而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的尝试都以失败告终,只有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梁启超认为,近代中国人的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是,“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

——摘编自郭秀云《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与民族认同》

材料二   一百多年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在近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剧烈运动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

——摘自习近平《十九大报告》

材料三   最初,邓小平并没有一个总计划。他只有一种务实意识,为了能使改革取得成功,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有中国特色,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在这一点上,他与毛泽东不无相似之处,毛泽东早就认识到,中国的共产主义革命要取得胜利,就必须把马列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历史把毛泽东的革命与邓小平的建设当作20世纪下半叶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两个最重大的事件。这两个事件都得到适当的认同。

——摘编自(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材料一中提到了中国人的民族意识觉醒,而五四运动则体现了这一点。请结合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为“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做出的努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的革命与邓小平的建设的共同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