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只顾着站在岸上嘲笑我。这时候,漂来了苏俄这根稻草。因为要淹死了,我决定抓住它。……我目前正在改组中国国民党,使本党能有更多的工人、农民参加进来。……为了谋求社会的根本变革,还要努力唤起民众的觉醒。


——1922年孙中山谈话录

材料二   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孙中山为挽救中国革命决定依靠哪些新的力量?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这么做的原因。
(2)材料二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和延安时期先后提出哪两大理论?
(3)综合二则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
2019-05-0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浙江省温州新力量联盟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二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5年,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报告中提出,要把工农共和国改变为人民共和国,“我们的政府不但是代表工农的,而且是代表民族的。……这是因为日本侵略的情况变动了中国的阶级关系,不但小资产阶级,而且民族资产阶级,有了参加抗日战争的可能性”。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68月中国共产党在致国民党的信中,改用了民主共和国的口号。19375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报告中,正式提出“新的民主共和国”概念。从“人民共和国”到“民主共和国”再到“新的民主共和国”,说明随着革命形势的不断变化,毛泽东对新中国理想形象的设想也在逐渐深入。

——摘编自雷艳芝、陈金龙《从理想到实践:毛泽东对新中国形象建构的贡献》

材料二   对任何新生政权而言,国家形象建构是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国家形象是国家实态的反映,它由政治形象、经济形象、社会形象等多种要素构成。新中国成立之初,“社会和政体四分五裂,公共秩序和风气已经败坏,被战争破坏的经济遭受严重的通货膨胀和失业的折磨”。一穷二白、千疮百孔的中国,亟待励精图治,重塑崭新的国家形象。毛泽东不仅为中国人民勾画了新中国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理想形象,构筑了新中国团结统一、民主和谐、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安定有序、风清气正的现实形象,还塑造了新中国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而又不畏强权的国际形象。

——摘编自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对新中国政体设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后毛泽东对国家形象建构的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出现的历史背景。
3 . 社会的进步往往以思想的解放与观念的更新为先导。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它是18世纪20年代在法国出现的思想解放运动。当时资产阶级的先进思想家为了向封建势力夺权,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必须砸开宗教蒙昧主义的枷锁,冲破封建专制主义的束缚,以启迪人们的觉悟,并为即将到来的革命做舆论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准备。

——摘自徐新《西方文化史》

材料二 唯有科学的态度和负责的精神,才能引导我们的民族达到解放之路。……科学的态度是“实事求是”,“自以为是”和“好为人师”那样狂妄的态度是绝不能解决问题的。…… 只有实事求是,依靠客观的实践,排除主观的想象,才能发现真理。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三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卒求是,一切从实际出 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

——摘自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材料一中提及的“思想解放运动”指什么?与文艺复兴相比,这场思想解放运动有什么新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思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是如何体现“实事求是”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这篇讲话的历史背景以及邓小平理论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是如何体现实事求是的。
4 . 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手书


材料二   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材料一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什么历史作用?
(2)材料二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毛泽东先后提出哪两大理论?
2020-03-05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嵩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特色革命和建设道路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毛泽东发现农民们可以动员起来,甚至能够夺取城市,但是不能够同国民军打仗。因此,毛找到了信心,认为中共是能够生存和发展下去的,只要在一个地区内有人力和粮食支持战斗,发展自己的武装力量。1931年以毛为主席的“江西苏维埃共和国”就成了这一努力的榜样。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二   最近几个月,中央政治局听了中央工业、农业、运输业、商业和财政等三十四个部门的工作汇报……结合起来,一共有十个问题,也就是十大关系。一、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二、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三、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四、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五、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六、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七、党和非党的关系;八、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九、是非关系;十、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三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应运而生,它不是简单的先哲主观臆想,而是与一定的社会实践和时代相联系。

——覃杰《反思十九大报告中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与实践性》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为实现“生存和发展”实践举措,简评其对中国近代革命的深远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论十大关系》探讨的核心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背景。
(3)综合上述材料,你从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得出哪些启示?
6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手书

图1孙中山像和题词                            图2“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二 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

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          
(1) 材料一图l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图2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什么历史作用?
(2) 材料二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毛泽东先后提出哪两大理论?
(3) 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什么重要理论?十年后,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4) 综合三则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说:“很清楚的,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该文发布的背景是
A.中共“二大”制定出民主革命纲领
B.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C.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D.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起来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用以培养党的军事和政治干部。抗大的学员来自五湖四海,每个人的思想基础和觉悟程度有很大差别。作为"革命熔炉"的抗大,它的首要任务就在于教育人、改造人,转变学生的思想,提高他们的军政素质。为此,毛泽东同志提出抗大的教育方针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并强调"青年应该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

——摘编自上海抗日军政大学研究会《中国抗日军政大学图片集》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指出:"现在我们一定要承认我们的科学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差很长的一截。要承认我们军队打现代化战争的能力不够。"邓小平进一步提出:"我们一定要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改善武器装备,加速国防现代化。"1987年8月1日邓小平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题词:为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而奋斗。

——摘编自季明《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毛泽东提出抗大教育方针的原因及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题词所体现的时代特色。
2021-06-04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普通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合测评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孙中山先生在长期领导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过程中,在对中西方文化进行思考和比较之后,逐渐形成他的思想和精神。孙中山的精神概括地说,包括高度的爱国主义,为祖国进步、为人民福祉不懈努力奋斗;与时俱进,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慎思明辨,善于分析中西方文化的特点和本质,提出中国文化正确的发展方向。他的政治理想是建设一世界上最富强、最快乐之国家为民所有、为民所治、为民所享。

——摘编自关威《论孙中山的思想和精神及其价值》

材料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蕴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开拓创新的实践精神、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精神以及中国共产党的远大理想,中国道路的这些精神特质从不同方面发力,促使“道路自信”得以生成。

——摘编自《习近平关于中国道路精神特质的当代审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为建立“世界上最富强、最快乐之国家”在思想理论方面与时俱进的表现,并分析在当时的中国不能建立起这一理想国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理论角度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开拓创新的实践精神”的体现。
2020-11-28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南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有其深刻的历史基因和政治文化传统。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晋时期)佛道的流行对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构成了威胁,儒家奋起反击……,韩愈的思想比较粗糙,还不足以与佛老相抗衡。到了宋代,理学的兴起,儒家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以改造国民性为主要目的的新文化运动。他们认为,国民性的改造归根到底是革除旧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建立新的与共和制度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其根本之点就在于重视“人的价值”、树立“独立人格”。为此,他们喊出三个响亮的口号:个性主义、科学、民主。新文化运动中,他们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批判“吃人礼教”,提出要“以科学和人权并重”。中国文化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大体实现了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20世纪以后,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等西方思潮先后传入中国,也渐渐与中国传统文化交融在一起。20世纪上半叶,中共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终完成中国的现代建国。

——寒竹《中国道路的历史基因》


(1)根据材料一,指出儒学走向“精微”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文化运动时期传统文化向近代转变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0世纪上半叶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及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