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自19世纪中期以来,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一致探索中国的独立之路、富强之路、发展之路,正是由于社会各阶层的努力,中华民族逐步觉醒、抗争、独立、走向富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年中国社会进入近代,整个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使近代思想界也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在西方各种思潮传入的影响下,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近代思潮勃然兴起,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既包括有形的物质性因素,也包括无形的精神性因素”……同时“中国社会的特定的历史土壤……从根本上限制、影响与规定着不同时期人们社会活动的基本方向和格局”。

——摘编自孟莎《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变迁的社会原因初探》

材料二   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孙中山选集》

材料三   毛泽东曾说:“事情很明显……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家如果忽视或者不认真研究俄国革命的经验,不认真研究苏联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并且按照本国的具体条件,有分析地、创造性地利用这些经验……那么,他就会或者陷入教条主义的错误,或者陷入修正主义的错误。”

——《毛泽东文集》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近代中国社会背景,概括1840年后中国思想界发生变化的特点。并分析这一时期中国思想界出现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孙中山的民主思想是20世纪初期引领中国社会前进的旗帜?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和邓小平开创了怎样的中国革命与建设道路?这些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思想有何共同特点?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人考察“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困境,深入分析国情,认为农民受到“三座大山”的压迫,农民人数多,只有落脚于农村才有可能扭转革命时局。为此,毛泽东等人开辟了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先河,探索解决民族解放之路。50年代第二个五年计划开启之际,毛泽东强调要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破除“两个凡是”的束缚,挖掘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此后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领导人继续带领人民开辟新的建设事业。进入新时代,为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攻克改革遇到的“硬骨头”等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和新时代中国国情结合,取得开创性成就。

——摘编自郭媛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飞跃的逻辑生成和现实意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实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的背景,并谈谈你对该理论成果的认识。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一班新人物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反对旧教条,提倡科学和民主,这些都是很对的。那时的统治阶级把孔夫子的那一套当作宗教教条一样强迫人民信奉。号召人民起来反对老八股、老教条,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一个极大的功绩。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许多领导人物对于历史、外国事物,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这种形式主义地看问题的方法,影响了后来这个运动的发展。

材料二   现在是在战争的时期,我们应该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虽然延安还没有战争,但军队天天在前方打仗,后方也唤工作忙,文章太长了,有谁来看呢?我们反对的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八股调,不是说任何东西都以短为好。战争时期固然需要短文章,但尤其需要有内容的文章。演说也是一样,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演说,是必须停止的。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毛泽东《反对党八股》(194228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五四(新文化)运动在文化方面的贡献和局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号召“反对党八股”的背景。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毛泽东“反对党八股”的历史意义。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孔子《周易》(春秋)

“自强不息”本意是以天道明人事,强谓“天人合一”。在先秦,“自强不息”通常被诠释成个人处世坚忍不拔、迎难而上的思想品格,凸显了西周以未“人文精神的悦动”,凸显了从敬重天命到关注人事的历史转变,深刻影响了后世对“自强不息”的诠释。

——摘编自张涛《《周易》“自强不息”的历代诠释》

材料二   无论处于怎样复杂、严重、惨苦和环境,军事指导者首先需要的是独立自主地组织和使用自己的力量。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6年)

材料三   毛泽东独立自主思想,主要有以下内容:

第一,在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再盲从共产国际的指示,创造性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第二,在抗日战争时期,克服了“一切经过统一战线”的新投降主义,抵制了苏联民族利己主义,使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第三,抗战胜利后,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顶住苏联的压力,将革命进行到底,解放了全中国。

第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创了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成功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第五,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依靠自己的力量走中国工业化道路。

第六,在对外关系中始终把独立自主原则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根据形势的变化选择适时的外交政策。

第七,在国际共运中,正确处理党与党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走自己独立的道路。

——摘编自王庭科主编《毛泽东独立自主思想的历史发展》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诠释“自强不息”的人文价值。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提出“独立自主”的背景。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独立自主”思想的内涵。
(4)结合材料,谈谈在治学上如何践行“自强”或“自主”理念。
2022-01-21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5年,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报告中提出,要把工农共和国改变为人民共和国,“我们的政府不但是代表工农的,而且是代表民族的。……这是因为日本侵略的情况变动了中国的阶级关系,不但小资产阶级,而且民族资产阶级,有了参加抗日战争的可能性”。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68月中国共产党在致国民党的信中,改用了民主共和国的口号。19375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报告中,正式提出“新的民主共和国”概念。从“人民共和国”到“民主共和国”再到“新的民主共和国”,说明随着革命形势的不断变化,毛泽东对新中国理想形象的设想也在逐渐深入。

——摘编自雷艳芝、陈金龙《从理想到实践:毛泽东对新中国形象建构的贡献》

材料二   对任何新生政权而言,国家形象建构是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国家形象是国家实态的反映,它由政治形象、经济形象、社会形象等多种要素构成。新中国成立之初,“社会和政体四分五裂,公共秩序和风气已经败坏,被战争破坏的经济遭受严重的通货膨胀和失业的折磨”。一穷二白、千疮百孔的中国,亟待励精图治,重塑崭新的国家形象。毛泽东不仅为中国人民勾画了新中国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理想形象,构筑了新中国团结统一、民主和谐、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安定有序、风清气正的现实形象,还塑造了新中国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而又不畏强权的国际形象。

——摘编自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对新中国政体设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后毛泽东对国家形象建构的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出现的历史背景。
6 .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的《论联合政府》的历史背景是:
A.抗日战争胜利前夕B.抗日战争已经成功C.解放战争前夕D.解放战争结束
2020-03-17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闸北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练习历史试题
7 . 道路探索与理论创新。

材料一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参照示例,结合具体背景,举两个历史时期的例子,分别说明毛泽东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示例: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针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毛泽东创造性的提出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科学阐明了社会主义的矛盾问题。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概括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历史意义。
2020-04-05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北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毛泽东在一篇文意中说:“很清楚的,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个步骤。第一步……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该文发布的背景是
A.中共“二大”制定出民主革命纲领
B.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C.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D.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起来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手书



材料二   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   



(1)材料一图1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据图2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
(2)材料二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毛泽东先后提出哪两大理论?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重大理论的发展过程?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4)综合三则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

10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改革中国的主义,是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精神就是要建设一个极和平,极自由,极平等的国家,不但在政治上要谋民权的平等,而且在社会上要谋经济的平等。这样做法,方才可以免除种种阶级冲突,阶级竞争的苦恼……。

——1919年间孙中山和戴季陶一次谈话

材料二  

 现在中国革命的主观力量虽然弱,但是立足于中国落后的脆弱的社会经济组织之上的反动统治阶级的一切组织(政权、武装、党派等)也是弱的。

1927年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但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

对反革命力量的估量,决不可只看它的现象,要去看它的实质.1928年底到1929年初,敌人对井冈山根据地进行三次“会剿”,好象很有力量,其实英、美、日在中国的斗争已十分露骨,军阀混战业已形成,实质上这是反革命潮流开始下降,革命潮流开始复兴。

现实的客观情况是,各种矛盾都向前发展了,全国布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成烈火。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   

......

判断改革开放姓“社”姓“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南方谈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当时孙中山所提出主义的世界潮流是什么? 在实践中,孙中山效仿欧美哪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有何具体事例?
(1)材料二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在井冈山,毛泽东规划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毛泽东先后提出哪两大理论?
(3)提炼材料三中邓小平的思想主张。产生怎样的影响?
(4)综合三则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
2018-10-03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阳高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