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开篇就指出:“抗战以来,全国人民有一种欣欣向荣的气象,大家以为有了出路,愁眉锁眼的姿态为之一扫。但是近来的妥协空气,反共声浪,忽又甚嚣尘上,又把全国人民打入闷葫芦里了……于是怎么办,中国向何处去,又成为问题了”。这说明《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A.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B.意在为中国民主革命指明方向
C.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2022-01-11更新 | 153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1940年,毛泽东撰文说道∶"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性质,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但这个共和国并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并不禁止'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这一言论
A.体现了鲜明的社会主义原则B.旨在推动国民革命的开展
C.基于对中国社会现状的认识D.揭露了官僚资本的腐朽性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对于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发展演变,不同的学者各有其看法。有学者提出,激进是中国近代思潮演进的主流;有学者把近代中国思潮演变比作一幅思潮蜂起、波澜壮阅的历史图卷;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演变与发展,始终是同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交织在一起的。有学者指出,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国近代史上一贯到底的系人心弦的巨大思潮,是近代中国各种进步社会思潮的原动力。

——据吴雁南等《中国近代社会思潮18401949


围绕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演变,选择材料中某一看法或者自行提出一个看法,结合相关史实,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毛泽东在《论人民主专政》中指出"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同的路。资产阶级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唯一的出路是经过工人及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毛泽东的这一判断主要是基于
A.维新运动失败的惨痛教训B.苏俄建立社会主义经验
C.西方列强对中国长期压迫D.对中国国情的准确把握
2021-02-02更新 | 298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一中系列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
6 . 1938年,毛泽东提到“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他意在强调
A.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B.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C.总结革命的实践经验D.学习经典马克思主义
2021-10-12更新 | 284次组卷 | 5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经历长期的政治革命和经济建设,中国共产党逐渐探索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共同的思想精髓是
A.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B.开放包容和合作共赢
C.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D.继承发展和与时俱进
8 . “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第一次以比较完备的形式提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这个根本思想原则。”“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毛泽东的上述言论和贡献出现于
A.中共成立时期B.国民革命时期C.井冈山时期D.延安时期
2021-11-05更新 | 26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毛泽东在某一著作中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前途等一系列的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某一著作”的名称和时期分别是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国民大革命时期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新民主主义论》延安时期D.《论十大关系》过渡时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表为毛泽东部分文章摘要,这反映出毛泽东
文章摘要
《关于国民精神总动员的号召》(1939年)对大多数人有益处的,叫做仁;对大多数人利益有关的事情处理得当,叫做义。
《愚公移山》(1945)我死了以后有我的儿子,儿子死了,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

A.通过传统文化改造国民思想B.借助中国智慧阐释革命大义
C.强调了传承优秀文化的意义D.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