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8 道试题
1 . “为了正确地认识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这两类不同的矛盾应该首先弄清楚什么是人民,什么是敌人。……在现阶段,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一切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都是人民的敌人。”毛泽东的这一重要讲话(     
A.形成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系统思想B.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最终建成
C.意味着政治斗争逐渐成为首要任务D.为后来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奠定基础
2 . 经历长期的政治改革和经济建设,中国共产党逐渐探索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共同的思想精髓是
A.完善社会主义的体制B.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C.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D.继承发展和与时俱进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某同学在复习毛泽东思想的相关内容时,为了线索清晰,将知识进行了整理。其中解放战争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是
A.《论联合政府》
B.《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论持久战》
D.《论人民民主专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54年前后,毛泽东多次以瑞金时代“左”倾错误的教训提醒全党:“瑞金时代是最纯洁、最清一色的了,但那时我们的事特别困难,结果是失败了。所以真理不在乎是不是清一色。”其意在强调
A.继续坚持新民主主义的政治路线B.发挥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重要作用
C.要学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D.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2020-10-21更新 | 683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9年高考总复习巅峰冲刺》专题21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正确的东西,好的东西,人们一开始常常不承认它们是香花,反而把它们看作毒草……同旧社会比较起来,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新生事物的成长条件,和过去根本不同了,好得多了。但是压抑新生力量,压抑合理的意见,仍然是常有的事。”毛泽东的这一论述
A.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基础B.有利于“双百方针”政策的实行
C.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D.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49年3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指出:中国的工业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在抗日战争以前,大约是现代工业占10%左右,农业和手工业占90%左右。这是“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一切问题的基本出发点”。毛泽东的分析意在
A.批判国民党忽视工业建设B.说明抗日战争的经济损失
C.强调实现工农业协调发展D.指引新中国经济建设方针
7 . 1948年2月,新华社社论中指出,在解放区的职工运动中,“工人应当坚决反对那些进行怠工,进行关厂,进行破坏的私人资本家。同时对于愿意继续生产下去的私人资本家则应当与之共同工作,发展生产,繁荣解放区的经济”。社论的目的是
A.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B.加快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
C.实现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D.明晰工人运动的正确方向
2020-05-14更新 | 250次组卷 | 3卷引用:备战2021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题型专练(全国通用)-题型01因果关系类选择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严复认为:“讲教育者,其事常三宗:日体育,日智育,曰德育,三者并重”。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的《教育宗旨》规定:“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1957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阅读材料,选取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20-04-21更新 | 237次组卷 | 5卷引用:2020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下学期居家学习线上检测第一次模拟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一次结合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成果就是……解决了在一个人口众多、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开展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课题,坚持发展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

——付丽、冯广通《浅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轨迹》

材料二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一次结合”的理论成果及其主要内容。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所示讲话内容的题目、历史背景和历史地位。
2020-03-30更新 | 12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单元AB卷-人教必修3-第六单元(B卷提升篇)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