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人民内部的矛盾,在劳动人民之间说来,是非对抗性的……一般说来,人民内部的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此论断
A.提出了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一五计划
B.为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
C.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推动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整个战争来看,由于敌人之战略进攻和外线作战,我处在战略防御和内线作战的地位,无疑我是在敌之战略包围中,这是敌对我之第一种包围。再从敌后抗日根据地本身来看,每一个孤立的根据地都处于敌人四面或三面包围中,但如果把各个根据地联系起来看,把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联系起来看,敌人又处于我之包围中。如果把中日战争放在世界范围来考虑,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统一战线对日本侵略者又形成了一种包围。

——《毛泽东选集》(一卷本)

材料二   毛泽东在各个时期的理论著作(部分)

历史阶段时间代表作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38《论持久战》
1949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1953《为动员一切力量将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论十大关系》
1957
(1)概述材料一提到的“包围”的方式。结合所学,指出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重要意义。
(2)阅读材料二,写出表中①②处代表作。结合所学,概述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2022-01-23更新 | 163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中国人民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还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对这一探索历程中对应准确的是
A.国民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B.井冈山时期——《论人民民主专政》
C.延安时期——“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D.新中国成立后——《论十大关系》
4 . 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纪念日前夕,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一篇文章,毛泽东在文章中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28年的经验,阐明即将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新中国的内政外交政策等重大问题。这篇文章最有可能是
A.《井冈山的斗争》B.《新民主主义论》
C.《论十大关系》D.《论人民民主专政》
2020-08-03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19年和1949年是中国近代史上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后),孙中山和中国革命者的第一个目的,就是摆脱自从 1842年把中国捆绑在外国利益集团上的“条约体系”。在这一方面,巴黎和会是令人失望的。1919 年 5月 4 日,在巴黎和会期间,中国发生了学生和工人的旨在反对列强的大规模示威游行。

——摘自(美)R.R.帕尔默著的《世界现代史》(下)(1870 年起)

材料二   社会主义这一微弱的支流在东方社会中发展壮大首先得益于一战及一战后东方国家普遍崛起的民族主义意识的觉醒。……十月革命促使马列主义在东方国家的威望空前增长,促使东方国家的先进人物接受这一思想。马列主义的传播也导致中国建立共产主义小组和共产党组织。

——摘自马克壵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下)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大事记——1949 年(部分)


——据金冲及著的《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上)整理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写出“1842 年把中国捆绑在外国利益集团上的‘条约体系’”的名称,并指出之所以说“巴黎和会是令人失望的”理由。用一句话归纳1919年在中国发生的“大规模示威游行”的性质,并列举一个“口号”证明其性质。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述五四运动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表现。
(3)任选材料三中三件大事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其为新中国成立所创造的条件。
6 .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中总结出许多理论成果,有学生整理出其部分成果的轨迹。下列成果的取得与图中位置形成对应关系的是

甲:1925年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乙:1930年发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丙:1937年发表《论持久战》
丁:1949年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
A.甲—①
B.乙—②
C.丙—③
D.丁—④
7 .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他们都
①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②反映了近现代中国的时代要求
③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
④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8 . 在中国近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井冈山道路;在中国现代,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又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根本的共同点是(  )
A.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
B.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C.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中的重要任务
D.始终不渝的贯彻党的最高纲领
2017-11-18更新 | 254次组卷 | 75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5月(期中)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9 .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以下毛泽东的著作和内容不相符合的是
著作内容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强调了进行农村革命的伟大意义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探索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C《新民主主义论》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D《论十大关系》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A.A
B.B
C.C
D.D

10 . 思想文化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敌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汉书·董仲舒传》

(1)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推崇教化的主要措施。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既然志在“以文化解决政治问题”,本身就是一种政治,而新文化派在文化和政治之间频繁穿梭时也从未感到有一道界线。对他们来说,文化与政治是一体的。陈独秀1917年写道:“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将这班反对共和的伦理道德等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得干干净净不可。”他显然将新文化运动看作他所理解的“共和政治”工程的文化方面。另一方面,五四运动也绝非一个纯粹的政治运动,它也有自己的文化诉求,只是它的文化诉求对立于新文化运动的文化诉求。

——摘自《中华读书报》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并从思想文化角度指出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关系。

材料三当代学者罗燕明系统论述了《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的三次结合。他指出第一次结合发生在建党前后,表现为《宣言》的价值观与救亡图存运动的结合。第二次结合发生在建党以后的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表现为《宣言》的阶级斗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第三次结合发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表现为生产力观点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的结合,这次结合完成了历史主题的转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飞跃。

——李军林《〈共产党宣言〉在中国:十年研究述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的结合理论成果实践成果
第一次民主革命纲领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取得北伐战争的胜利,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第二次
第三次

2017-05-05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