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明确指出资产阶级代议制国家的阶级性质,他认为资产阶级 “在现代的代议制国家里夺得了独占的政治统治。现代的国家政权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共同事务的委员会罢了” 因此,他明确提出要通过无产阶级专政最终达到“自由人联合体”,以实现人类最终解放的观点。

——摘编自杨春志《马克思民主思想:从浪漫主义到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统一》

材料二   19204〜5月间,列宁写成并出版《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其中,他强调了党的工作必须通过苏维埃来进行。苏维埃里的工作者是共产党员,他们以及整个苏维埃机构接受党的领导。俄国已经建立了各级苏维埃组织,由基层苏维埃即县苏维埃将觉悟的工人派往乡村担任各种领导职务,来实现无产阶级对农民的领导,从而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或无产阶级民主。

——摘编自俞良早《列宁由理想化民主向现实民主的思想转变》

材料三   到现在(19496月)为止,中国人民已经取得的主要和基本的经验,就是这两件事:一 是在国内,唤起民众。这就是固结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工人阶级领导之下,结成国内的统一战线,并由此发展到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 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二是孙中山积极探索四十年的经验和中国共产党探索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民选择的道路“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这里讲的“一边倒”,着重是讲我们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

——摘编自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马克思和列宁民主思想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列宁民主思想提出的背景。
(2)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毛泽东对马克思、列宁思想的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发展的历史意义。
2020-03-06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下期开学检测(线上)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毛泽东在20世纪50年代的规划和设想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步骤上,分两步走,第一步,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建成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在所需时间上,毛泽东最初设想,十五年打下基础,五十年实现现代化。经过“大跃进”的挫折和三年因难时期,他对这一问题的考虑变得更加符合实际,认为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把中国变成富强的国家,五十年不行,会要一百年,或者更多的时间。

——摘编自陈晋《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和理论贡献》

材料二 中共十ー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概括和发展。他指出:“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1985年,他又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

——摘编自钟瑛《邓小平理论对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创新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上所做出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主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
2020-08-09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疫情后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3 . 【加试题】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才能发挥其巨大的指导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年五四运动后,他领导了在北京大学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和列宁不同,李大钊把农民而不是城市工人看作革命变革的先锋队。马克思主义强调工人阶级,但工人阶级在当时的中国人口只占一小部分,李大钊通过把中国社会叫无产者社会来证明他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立场作出转变的合理性。

——摘自《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他认为,整个中国一直在遭受着资产阶级、西方工业化国家的剥削,因此,被压迫的中国人作为一个整体需要统一起来并反抗他们的剥削。

——《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中国的问题完全用西方的方法来办,必然要遭到传统的巨大阻抗;而完全用传统的方法来办,那已落后于时代。毛泽东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用西方文化(主要是马克思主义)来改造传统,用改造了的传统来反对传统以及新的敌人。他率领一批旧时代的人——农民,取得了新时代的胜利。

——摘编自茅海建《也谈近代湖湘文化》


(1)根据材料一,归纳李大钊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时期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活动。
(2)说明材料二中“用改造了的传统来反对传统以及新的敌人”所代表的革命道路1956年,毛泽东在新中国建设道路上继续“改造传统”,发表《论十大关系》,请简述其国内背景。
2019-06-21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树兰高中2019年高中历史学考、选考模拟题一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材料   毛主席说:“中国人民将要在伟大的解放战争中获得最后胜利,这,现在甚至我们的敌人也不怀疑了。”……毛泽东号召全国人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真诚合作,采取一致的步骤,粉碎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政治阴谋,将革命进行到底。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向长江以南进军,将要获得比1948年更加伟大的胜利。1949年我们在经济战线上将要获得比1948年更加伟大的成就。我们的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将要比过去提高一步,铁路公路交通将要全面恢复。1949年将要召集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以完成人民革命任务为目标的政治协商会议,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并组建共和国的中央政府。

——摘编自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


依据材料概括指出毛主席提出的1949年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纵观我国历史,以民为本的民生思想源远流长,古今相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孟子》

材料二   黄宗羲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重要政治命题,这一命题包含三层涵义:一是“天下”是人民共有的,而非君王一家一姓所私有;二是天下大事由人民当家作主,不应由君王一人垄断;三是君的权力来源于人民,君由人民推选出来为天下兴利除害,因而必须尽心尽力为民服务。

——摘编自吴光《黄宗羲的社会批判精神》

材料三   孙中山认为民生主义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就是要全国人民都可以得安乐,都不致受财产分配不均的痛苦”;就要“打破社会上不平等之阶级”。“要解决民生问题,一定要发展资本,振兴实业。”在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中,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犹如车之两轮。如果说,平均地权侧重于实现土地国有和“耕者有其田”;那么,节制资本则着眼于防止私人资本垄断国计民生,并通过发达国家资本和利用外国资本,加快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步伐。

——摘编自李华兴《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剖析》

材料四   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鉴于苏联和我们自己的经验,今后务必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对于国家的税收、合作社的积累、农民的个人收入这三方面的关系,必须处理适当,经常注意调节其中的矛盾。国家要积累,合作社也要积累,但是都不能过多。我们要尽可能使农民能够在正常年景下,从增加生产中逐年增加个人收入……拿工人讲,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他们的劳动条件和集体福利就需要逐步有所改进。……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工资也需要适当调整。关于工资,最近决定增加一些,主要加在下面,加在工人方面,以便缩小上下两方面的距离。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孟子民生思想的内容,并列举先秦道家和墨家与民生相关的思想。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与先秦传统民生思想相比有何特点,并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孙中山和毛泽东在民生思想方面的异同。
6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4年,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周恩来第一次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目标。1964年,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国。1975年,在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文化大革命”的严重破坏后,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仍然重申了“四个现代化”的目标。

——摘编自郑谦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邓小平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即通过国民经济翻番地增长,第一步,到1990年,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实现小康;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最终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的进步性。
2020-01-0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当年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触及的不是一个纯粹理论问题,而更是一个实践问题……40年前,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讨论开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逐步走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这是前无古人的历史进程。我们最初主要是学习苏联经验,后来以苏联发展的失错误前车之鉴,立足本国实际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经历过“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曲折和教训之后,反思和创新中国发展道路,成为当时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历史课题。

——摘编自郭湛《实践铸就中国道路自信》(2018年5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触及的更是一个实践问题”的理解。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解放思想“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
2019-04-18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湖南省常德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检测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接受康有为的学说开始,梁启超的理想便是改革封建王朝,使之变成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国家:1899年至1903年的激进,与当时国内的政治形势密切相关,由于戊戌变法的和清廷的顽固保守,梁启超转而接受孙中山革命派的激进方案……1905年以后他的政治态度复归于保守,重新鼓吹起改良与立宪。在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关键时刻,梁却又拒绝诱惑、不怕威胁,坚决维护民主共和。

——摘编自杜先菊《梁启超一生中的“变”与“不变”》

材料二 孙中山说,欲救亡图存,“革命为唯一法门”。即认为不推翻清王朝,中国决无生存于竞争世界的希望……共和制度是当今世界上最好的制度,中国应当取法乎上,直接建立共和制度,“方才是人类的进步”。还提出,中国可以借鉴外国经验教训,“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汤奇学《孙中山的社会进化思想述评》

材料三 1938年,毛泽东在《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第一次向全党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号召,他认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个表现中带着必有的中国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运用它,成为全党必须解决的问题.”

——摘编自《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贡献》


(1)材料一中梁启超一生中的“变”与“不变”指的是什么?概括梁启超政治思想多变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孙中山挽救民族危机的策略。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为践行“社会进化”思想进行的政治努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背景,并依据所学知识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具体表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图

材料二   占有大约三百八十万工人、店员的私营工商业,是国家的一项大财富,在国计民生中有很大的作用。私营工商业不仅对国家供给产品,而且可以为国家积累资金,可以为国家训练干部。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不但要根据需要和可能,而且要出于资本家自愿,因为这是合作的事业,既是合作就不能强迫,这和对地主不同。

——摘自毛泽东《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必经之路》(1953年9月7日)

材料三   最近几个月,中央政治局听了中央工业、农业、运输业、商业、财政等三十四个部门的工作汇报,综合起来,一共有十个问题,也就是十大关系。一、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二、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六、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十、中国和外国的关系。这十种关系,都是矛盾。我们的任务,是要正确处理这些矛盾。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摘编自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年4月25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的理论基础以及所反映的革命道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目的。
(3)材料三反映了毛泽东对哪一重大问题的探索?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一探索的历史背景。综合以上材料,说明毛泽东思想的特质。
2019-03-0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霞浦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017·全国·一模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代宰相姚崇提出为官者需“廉慎”。一是要“慎乎在位”,因为“禄厚官尊”“为政以公”,所以为官者“固当耸廉勤之节,塞贪竞之门”,持节、勤廉、反贪是做官的基本要求。二是要“以廉慎为师”。他认为起贪心会产生突祸,“贪则灾之所起”,所以“苟自谨身,必无谤耻”,“欲无悔吝,不若守慎”,这是为官“自省”的要求。三是要“如镜之明”。他指出,“当官明白者”要有“冰壶之德”,要达到“如镜之明,如镜之洁”。

——摘自陈京春《唐代文人廉政思想的现代意义》《光明日报》2017.4.24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姚崇“廉慎”思想的主要内容并说明其意义。

材料二毛泽东认为,不受监督的政权,势必会导致腐败。要彻底克服政府被少数人“所得而私”的现象,真正做到政治廉洁,必须建立真正的民主制度才能为廉政提供有力保证。他在《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2月)》中提出,全国各级人民政府应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而且“只有民主集中制的政府,才能充分地发挥一切革命人民的意志,也才能最有力量地去反对革命的敌人。”他还强调指出:“‘非少数人所得而私’的精神,必领表现在政府和军队的组成中,如果没有真正的民主制度,就不能达到这个目的,就叫做政体和国体不相适应。”因为,“只有这个制度,才既能表现广泛的民主,使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有高度的权力;又能集中处理国事,使各级政府能集中地处理被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所委托的一切事务,并保障人民的一切必要的民主活动”。

——摘编自靳士信《毛泽东的廉政思想及其实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的廉政思想;比较姚崇和毛泽东的廉政思想,说明两者产生背景的不同。

2017-09-09更新 | 146次组卷 | 3卷引用:“超级全能生”2018届高考全国卷26省9月联考(乙卷)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