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5 年,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以改造国民性为主要目的的新文化运动。他们认为,国民性的改造归根到底是革除旧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建立新的与共和制度 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其根本之点就在于重视“人的价值”、树立“独立人格”。为此,他们喊出三个响亮的口号:个性主义、科学、民主。新文化运动中,他们喊出了“打 倒孔家店”的口号,批判“吃人礼教”,提出要“以科学和人权并重”。中国文化到五四 新文化运动大体实现了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24 年前诞生的中国共产党,鲜明地高举共产主义的旗帜,以马克思主义为自己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在 24 年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中,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领导中国人民获得解放的根本指导思想,那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指导思想,逐渐成为集中全党智慧的毛泽东思想。……

会议经过讨论,一致同意刘少奇的报告。在随后召开的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刘少奇用两天的时间,向代表们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刘少奇在会上对毛泽东思想作出准确而科学的定义:“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之统一的 思想”,代表全党肯定了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这个报告获得了一致通过。毛泽东思想的确立,也成为中共“七大”最重要的历史成就之一。

——《红旗飘飘——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今天》

材料三   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 意愿,勇于改革开放,让党和人民事业始终充满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我们党团结带领人 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

——习近平《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文化运动时期传统文化向近代转向的表现, 并分析其原因。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特点,指出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理 论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新贡献。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此时期又形成了哪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
2020-12-03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万州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一生坚持“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对此矢志不移、无比坚定。孙中山先生说以吾人数十年必死之生命,立国家亿万年不死之根基,其价值之重可知,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生涯屡经挫折、备尝艰辛,……孙中山先生以毕生奋斗践行了他的誓言,表现出一个伟大革命者的英雄气概和执着追求。

——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生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历史告诉我们,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扎根中国大地、吸纳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独立自主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

——人民网人民日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吾志所向”是什么?分析孙中山“革命生涯屡经挫折、备尝艰辛”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共产党成立95年以来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