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92年2月,上海《文汇报》连续发表《坚持“一个中心”》等评论文章,紧接着《深圳特区报》也连续发表《要敢闯》等八篇重点评论文章,同时《人民日报》也刊发了《改革的胆子再大一点》等社论或文章。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B.“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提出
C.邓小平“南方谈话”的鼓舞D.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78年9月,邓小平视察东北三省以及唐山和天津等地时谈到:“从现在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实现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周恩来同志宣布的四个现代化的目标。现在中央提出的方针、政策是真正的高举。下这样大的决心,切实加速前进的步伐,是最好的高举。离开这些,是形式主义的高举,是假的高举。”这一谈话(     
A.科学总结了新中国成立32年来的历史B.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C.强调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D.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91年6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和防止和平演变》的文章。文章认为,社会主义社会面临着“双重任务——阶级斗争与全面建设”,并指出:“只有正确估量和进行阶级斗争,才能保证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这反映了(     
A.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B.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已悄然发生变化
C.毛泽东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
D.严峻的国内国际形势引起了我国的思想混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邓小平从1979年到1987年花了八年时间思考与探索,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逐步调整,由“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修改为“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并把“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由“本世纪末”推到了“下个世纪中叶”。这些调整反映出邓小平(     
A.有意减缓中国社会发展速度B.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认清中国与西方的社会差距D.注重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79年3月21日,邓小平在接见外宾时提出:“我们定的目标是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的概念与西方不同,我姑且用个新说法,叫作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提出
A.标志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将发生转移
B.创造性地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
C.使中国现代化道路有了明确的路线图
D.表明中国正逐步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
2022-06-03更新 | 157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五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七)文综历史试题
2022·江西·二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在论述十三大确定的初级阶段发展战略时,邓小平说道:“现在一百年已经过去三十八年,还有六十二年,所以说我们的路还很长。以后的六十二年,我们还要夹着尾巴做人。”邓小平的这一思想主要反映了当时
A.中国在发展问题上有急躁冒进倾向
B.党正面对改革攻坚和开创新局面的艰巨任务
C.国际环境充满了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完善
2022-05-15更新 | 240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10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必考知识清单和考点演练(统编版)
7 . 如图为1978年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语文试卷第一题,由此可知当时人们已经意识到
A.政治变革是经济发展的保障B.思想解放是经济进步的前提
C.实现工业化是改革最终目标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必然性
2022-04-26更新 | 207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61年初,邓小平在会见南非共产党代表团时指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自己提出政策、方针和路线。”其意在
A.纠正毛泽东晚年的错误B.坚定改革开放信念永不动摇
C.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D.阐述理论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2022-04-10更新 | 251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许平汝联盟2022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   近代以来,主要是两次重大的“变身"决定了西方今天的世界地位。第一次变身,是在1618 年至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中完成的。经过这场长达三十年之久、血腥惨烈的多方混战,西方国家从宗教共同体变身成为了民族共同体……第二次变身,则是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在美国主导的“泛美利坚和平"之下,西方国家从政治共同体变身成为了经济共同体。在这样一个理解框架中考察中国,可以看到,中国实际上也先后完成了这两次变身,但用了远比西方短得多的时间。大体上,第一次变身是由毛泽东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就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在中国的最终实现;第二次变身是由邓小平领导的,今日中国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简言之,如果说近代以来这个世界只有两条硬道理:第一个是“问题不在宗教,而在民族!", 第二个是“问题不在政治,而在经济! ”。那么,西方做对了,中国也都做对了。而相比较而言, 中国花了小得多的代价。

——摘自文扬《从世界近代史看中国的成功》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任意一点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92年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期间发表了一系列话,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了比较全面的论述,深刻回答了许多长期困扰和缚人们思想的重大问题,因而“南方谈话”被视为中国现代思想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下列表述属于该事件启示的是
A.改革开放受到苏联解体的影响B.理论创新有利于促进思想的解放
C.邓小平理论成为党的指导思想D.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