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建国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21年11月15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追思会暨灵骨安放仪式在长沙市唐人万寿园陵墓举行。这位一生研究水稻、根植于泥土的老人,长眠在他深爱的土地上。袁隆平院士的研究
A.改变人们认识世界的方法B.使得我国农业完全实现现代化
C.推动生物基因工程的发展D.为人类消除饥饿作出突出贡献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较难(0.4) |
2 . 在医学方面,人工智能可以进行基于图片分析的检验结果分析,从而实现辅助诊断,且在部分诊断领域可达到90%以上;在智能金融方面,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定制理财方案等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这反映出(       
A.科学技术综合运用水平提高B.科技发展主要源于社会需要
C.科技发展带来生产生活变化D.人工智能提升人类智力水平
2022-05-26更新 | 360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20世纪六十年代初,袁隆平根据玉米、高粱等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先例,大胆提出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通过对470多个不同品种测交,直到1973年成功培育出南优二号,并试种、推广。由此可见,取得科技成就的主观条件是(       
A.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B.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C.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D.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博士曾提出“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这一命题。我们的回答是“中国人用自己创造的高科技养活自己”。中国不仅能养活自己,而且还是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中国能有这样的贡献主要在于
A.运用科技手段在世界范围内首创研制杂交水稻
B.有效解决我国粮食安全和世界粮食供给的问题
C.袁隆平杂交水稻为缓解粮食短缺贡献中国方案
D.中国制定了一系列保障粮食安全的法律和法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曾对印尼代表团说:“美国是看不起我们的,英国是看不起我们的。法国、联邦德国、日本、苏联这些国家它们都看不起我们。这个看不起是有理由的。”基于这一认识,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
A.加紧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B.主动加入不结盟运动
C.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D.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6 . 下表呈现了新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三次转移,由此可知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制定
时间科技发展战略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优先发展军事、重化工业以及尖端技术
20世纪八十年代初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
20世纪九十年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
A.优先满足国家的安全保障
B.依据特定时期的国家需求
C.彰显意识形态的鲜明导向
D.突出服务民生的大局意识
2021-11-19更新 | 2294次组卷 | 36卷引用:福建省连城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有直接逻辑关系的是。
选项史实结论

A.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
伟大构想
中国恢复了对香港、澳门的主权

B.
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C.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已经全面迈入小康社会

D.
2003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中国航天科技步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A.AB.BC.CD.D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中国航天人为“仰望星空”付出诸多努力,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他们先后研制出上百种船载科学仪器和设备,开拓了空间材料科学、流体物理等科学领域。同时,近两千项空间技术成果已移植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取得近千项国家级发明专利和科技进步。这反映了新世纪中国的航空航天技术
A.是现代科技的基础B.已经居于世界前列
C.得益于国际技术交流D.惠及民生服务民生
10 . 对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部分国家发表声明说:“世界上只有几个大国拥有核武器,是解除不了核武器威胁的,世界上应该有足够数目的国家要掌握这种武器,这样就可以互相制约,世界上的力量得到平衡,并进而由此导致彻底销毁全部核武器。”这些国家认为中国核武器试验成功
A.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核垄断B.有利于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C.将会加剧全球核军备竞赛D.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