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业科技、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世纪六十年代初,袁隆平根据玉米、高粱等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先例,大胆提出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通过对470多个不同品种测交,直到1973年成功培育出南优二号,并试种、推广。由此可见,取得科技成就的主观条件是(       
A.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B.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C.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D.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2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教育事业发展日新月异,不仅有被称为“新四大发明”的高铁、网购、支付宝、共享单车,更有让世界惊叹的墨子“传信”、神舟飞天、“天眼”探空、北斗组网、超算“发威”、大飞机首飞等重要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A.创新氛围和创新生态B.科研人员的奋斗精神
C.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D.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
2021-02-11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202-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面是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节目给某位科学家的颁奖词。该科学家
A.引领中国成为世界的科技强国B.成为新中国农业科技成果的首创者
C.成功解决了世界性的饥饿问题D.丰富了作物遗传育种的理论和技术
4 . 我国科技发展战略分别经过了从“向科学进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到“科教兴国”和“科学发展自主创新”战略,中国科技发展在半个多世纪里完成了西方科技数百年的发展历史。这说明中国科技发展战略
A.违背历史发展规律B.符合中国国情实际
C.攻坚重点始终不变D.受苏联模式影响较大
2020-11-02更新 | 454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4届广东省广州市执信广雅六中高三三校9月联考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青霉素诞生于二战期间,堪称抗感染类“神药”。新中国初期国产青霉素产能有限且质量不佳,而进口价格却贵如黄金。在苏联的帮助、中国政府与爱国专家的多方合力下,1958年6月,华北制药厂建立,至此青霉素依赖进口的局面最终被打破。据此推知
A.苏联为中国培养大量科技人才B.新中国医疗服务水平得到改善
C.中苏合力打破了西方技术垄断D.新中国的外汇收入大幅度提升
6 . 如表是1876年和2010年两届世博会中国展品对比表。中国展品的变化反映了(  )
时间代表性展品
1876年丝绸、茶叶、银器、雕花瓷器、景泰蓝等
2010年载人航天技术、可食用环保包装材料、多媒体信息技术等

A.传统手工业不被现代中国重视B.中国的高科技产品已傲世全球
C.制度变革推动中国科技的进步D.第二次工业革命没有影响中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袁隆平的贡献在于
A.运用科技手段为人类战胜了饥饿的威胁
B.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
C.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了杰出贡献
D.为全世界人民带来了和平和社会进步
8 . 2018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表彰了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共有19名教育、科学科研界代表入选。下列科技成就中,属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是
A.巨型计算机“银河—I号”
B.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C.“南优二号”的成功培育
D.“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
9 . 1958年8月1日,中国第一台计算机——由张梓昌领衔研制的103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运行速度每秒1500次;1959年,由张效祥教授领衔研制的中国第一台大型数字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达到每秒1万次。这反映出
A.当时中国科技人才大量涌现
B.当时中国科研出现“左”倾冒进现象
C.新中国计算机技术落后于欧美等国家
D.新中国在部分科技领域取得突破
2019-08-20更新 | 609次组卷 | 23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10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10 . 诺贝尔奖奖金委员会主席蒂斯利尤斯曾评价说:“比核能力更有说服力的是胰岛素。因为,人们可以从书本中学到制造原子弹,但不能从书本上学习制造胰岛素。”中国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是在
A.过渡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