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航天事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下列科技、教育成就中,哪些是改革开放后取得的成就,并按时间顺序排序(     
①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②研制出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
③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④秦山核电站的建成
⑤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   ⑥“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功
A.⑤④②①⑥B.③⑤⑥①C.④①⑥②D.④⑥②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6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了全国第二次劳动模范评选的结果,授予4703人“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几代中国人的精神楷模。下表为其中部分工人代表的事迹简介。

人物事迹
王崇伦鞍钢轧辊厂工人。1953年,年仅26岁的他经过摸索,把插床垂直切削转变成刨床的水平切削,使加工卡动器的纪录连连突破,由45分钟缩短到19分钟,提供了6至7倍效率,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
赵梦桃中共党员,西北国棉一厂细纱挡车工,是全国纺织战线的一面红旗。她第一个响应厂党委“扩台扩锭”号召,看(纺)车能力从200锭扩大到600锭,生产效率提高了3倍。
孟泰辽宁鞍山钢铁公司工人。孟泰带领工友们奋战在一线,形成了艰苦奋斗、爱厂如家、为国分忧、无私奉献的“孟泰精神”。
杨宝金中共党员。上海港务局第六装卸作业区第五组生产组长。1955年他将大连港“大关起落装两头”的先进操作经验,应用在矿石、煤炭散货装船作业上,提高工班效率27%~63%;安全生产900天无大小事故。
杨坡兰青岛第六棉纺厂挡车工。1954年,16岁的她经过刻苦专研,找到了“勤到勤检查”的办法,超计划完成引穿工作任务。
田桂英中共党员。中长铁路大连机务段副司机、司机长,是中国第一名火车女司机。1950年,她的包车组创下了安全行驶3万多公里、节煤51.76吨的纪录。

——据张明师《1949﹣1978:共和国英模人物群体研究》

材料二:

1970年4月26日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
张国航《东方红二号:从“无”到“有”的跨越》,《太空探索》2020年第4期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是中国第一种通信卫星,主要用于国内通信,分实验型和实用型。经历9年艰苦奋斗,东方红二号卫星于1984年4月8日发射成功,4月16日定点于东经125度赤道上空,5月15日完成在轨测试,性能良好,正式交付使用。至此,我国成为继美国、苏联、欧空局和日本之后第五个掌握研制和发射静止轨道卫星的国家(组织)。
杨利伟《天地九重》节选在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火箭和飞船开始急剧抖动,产生了共振。共振是以曲线形式变化的,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在空中度过那难以承受的26秒,心里就觉得自己快不行了。回到地面后,看到了升空时传到地面大厅的录像。当时大家安静得不得了,因为飞船传回来的画面是定格的,我一动不动,甚至眼睛也不眨,大家都担心我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故。3分20秒,在整流罩打开后外面的光线透过舷窗一下子照进来,我的眼睛忍不住眨了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我看到有些白发苍苍的老专家,盯着大屏幕掉眼泪,哭得像个孩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20世纪50年代时代主旋律的认识和理解。
(2)依据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的史料价值。
2022-05-26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5月考前学业能力调研历史试题
3 . 法国《费加罗报》1970年4月27日发表时事评论:“人们可以说,并且人们在说:中国是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的第五个空间大国。”该评论可以佐证当时中国(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卫星发射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C.载人航天技术成功实践D.“科教兴国”战略成效显著
2021-01-19更新 | 165次组卷 | 20卷引用:天津市第七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成为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在这一战略指引下取得的成就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神舟”飞船飞行成功
C.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D.高校招收“工农兵学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人类战争形态正发生着重大变化。在苏联领导人眼中,以人力、兵力为主要战斗力的中国军事力量已不值一提。赫鲁晓夫说:“民兵,对于有现代化武器的我们来说,这不是军队,这是一堆肉。”为此我国
A.发展“两弹一星”计划,应对大国挑战
B.研制高性能计算机,增强军事实力
C.开展科教兴国战略,提升综合国力
D.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打赢现代战争
6 . 《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文章中提到:“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我们很多东西是靠自己搞出来的……这样,就可以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B.掌握载人航天技术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D.成功培育杂交水稻
2018-06-10更新 | 4941次组卷 | 80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19届第一学期 高三历史开学考考试试题
7 . 1988年,中国政府先后批准建立了5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又先后制定了“星火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攀登计划”、重大项目攻关计划、重点成果推广计划等一系列重要计划,并建立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制度。这主要表明我国
A.科技发展新格局逐步推进B.优先发展航天和国防科技
C.体制改革向科技领域扩展D.“科教兴国”战略得到贯彻
2018-02-07更新 | 1589次组卷 | 29卷引用:天津市七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8 . 邓小平说:“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
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对邓小平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两弹一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国际影响
②当代国际间的经济、军事竞争实际上就是科技的竞争
③科技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④尖端科技的发展在国家建设和国际关系中影响巨大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2016-12-12更新 | 4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届天津市宝坻区高三下学期综合模拟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标志性的事件,它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在21世纪已经走到了欧洲和日本前面。”这一评论是指(  )
A.“神舟五号”顺利返航
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D.“银河-Ⅰ号”计算机成功研制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10 . 建国以来,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属于新时期的是
A.打破了美苏对核武器的垄断B.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C.加入了“载人航天俱乐部”D.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2016-06-02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中学2016届高三二模联考文综历史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