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航天事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陆元九,我国著名自动控制、陀螺及惯性导航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45年,陆元九成为赴美第一批公费留学生,被分配进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毕业后,获得仪器学专业的科学博士学位,白于中美关系恶化,未能立即回到中国而滞留海外。直到1955年,中美达成了协议,用战争中的美国俘虏换取中国留学人员回国。1956年,经过一系列波折后,陆元九转道日本,途经菲律宾,冲破重重险阻最终返回国内。1965年,陆元九主持组建了中科院液浮惯性技术研究室并兼任研究室主任,主持开展了中国单自由度液浮陀螺、液浮摆式加速度表和液浮陀螺稳定平台的研制。1978年后,陆元九积极参加航天型号方案的论证工作,根据中国国外惯性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国内的技术基础对新一代运载火箭惯性制导方案的论证进行了指导。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建所初期,陆元九组织了科研人员的专业技术学习和外语学习,并亲自讲授英语和专业课程。陆元九为我国航天事业奉献了一辈子,并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人造卫星控制研究和惯性技术领域都取得重大突破,培养了一大批航天领军人才。

——摘编自肖欢欢《广州日报》


(1)根据材料,说明陆元九对中国航天事业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陆元九身上具有哪些可贵品质。
2022-04-12更新 | 62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顶尖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尖子生联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到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从“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万米海试并胜利返航到“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全球领先,我国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这说明中国
①已经掌握登陆火星的技术   ②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
③科技发展得益于国力增强   ④科技竞争力居世界第一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2021年9月,我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为保障三位航天员安全“回家”,我国在近5万平方公里的着陆场区部署了三位一体的常急兼备搜救力量体系,构建了200多种应急预案,组织了两次直升机分队空中通信联调及空地协同搜教训练。材料说明我国
A.通过航天实验提高了通信技术B.成功实现了航天员的安全返回
C.以强大的国力保障了航天探索D.已掌握了探索月球的技术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东方红一号”卫星轨道与赤道的夹角原定为42,但这样就无法被北美洲、欧洲的许多国家观测到。为此,中央决定把“东方红一号”卫星的轨道面倾角改为70°,与美、苏的第一颗人造卫星相比,“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可观测地区是最大的。这反映出
A.中国航天科技发展傲视全球B.中国卫星发射得到国外援助
C.政治宣传对航天科技的影响D.国防需要激发航天科技潜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