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航天事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如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部分航天科技成果。据此可知(     
年份成果
1956钱学森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与导弹研究机构
1970中央政治局支持国防科委研制的“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1975中国发射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
1981用一枚火箭发射三颗卫星,独立掌握“一箭多星”发射技术
1992我国政府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2005“神舟五号”载人航天成功
2012“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成功对接
2017全球首颗量子通信卫星顺利发射
2020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嫦娥五号”发射成功,成功采样月球土壤样本
A.中国航天科技发展领先世界B.政府大力支持推动科技的创新
C.中国科技普及工作成效显著D.航天技术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
2 . 2022年4月,神舟十三号结束为期六个月的空间任务返回地球,快速返回技术是中国航天技术上的又一大突破。下列新中国成立后的航天科技成就,依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东方红一号”进入预定轨道
②掌握卫星回收和“一箭多星”技术
③发射“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
④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
2022-12-01更新 | 141次组卷 | 3卷引用:第28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轻松练)-【轻松学历史】2022-2023学年高一纲要上同步课件与课时训练
3 .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成功着陆,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的成功实施,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广泛开展农村体育活动中里程碑式的新跨越,为我国未来月球与行星探测奠定了坚实基础。材料表明我国(     
A.科技创新不断发展B.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C.国民经济快速增长D.综合国力领先世界
4 .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现代科技事业得到全面发展。梳理新中国科技发展之路,以下新闻报道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③②①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代烽火传军情;驿站送信;“飞鸽传书”;“击鼓通信”
近代早期大量灯塔建造,保障海上行船安全
1850年前后随着电报、电话的发明,电磁波的发现,人类通信领域产生了根本性的巨大变革,实现了利用金属导线来传递信息,甚至通过电磁波来进行无线通信
20世纪初环球海底通信电缆建成,创造了一个世界更加密切联系的新时代
20世纪中叶以来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数字通信、移动通信迅速发展,取代电缆,成为长距离、大容量传输的主要手段
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即时通信普及,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和交友方式。20178月,中国的“墨子号”量子卫星成功实现“千公里级”星地双向量子通信

——摘编自刘以林《通信技术》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6 . 现代科技的一系列成果,加快了人类社会迈向现代化的步伐,并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与社会生活。以下现代科技成果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人们初步掌握包括某些疫苗和血清等多种为医疗服务的生物技术
②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③美国国防部建立起军用网络
④中国自主研发的无缆水下深潜机器人成功潜水下6000米处进行科学试验
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②①④③D.③②①④
7 . 1962年,国家批准十年科学技术规划,“一头是农业和有关吃穿用问题的科学技术,一头是配合国防尖端的科学技术”;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通过八年科学技术规划,把农业、能源、电子计算机、激光、空间高能物理、遗传工程八大领域和学科放在突出地位。影响新中国科技规划的主导因素是
A.新技术革命B.国家安全需要C.国际国内形势D.国家发展战略
8 . 2018年底,我国自主研发的嫦娥四号开始人类首次月球背面之旅。其背后,是中国人艰辛的航天奋斗史。
时间事件
1999年美国规定禁止向中国出口卫星及相关零部件。
2011年禁止美国航天局所有设施接待“中国官方访问者”。
2013年美国航天局承办的开普勒科学会一度拒绝所有中国研究人员的与会申请。

材料说明(     
A.中国正式进入航天时代B.改革开放是大势所趋
C.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性D.科技封锁激发创造力
2021-11-26更新 | 19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热点10“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中国科技发展史
9 . 下表为新中国以来科技发展简表。材料体现出
20世纪四五十年代苏联生物学领域出现摩尔根学派与李森科学派的学术争论,中国自然科学深受影响
新中国成立之时全国仅有600多名有成就的自然科学家,科学技术人员不足5万人,仅有的30多个专门科研机构中有些已经名存实亡
1964—1976年“两弹一星”、杂交水稻、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与抗疟新药复方蒿甲醚、“哥德巴赫猜想”等
改革开放新时期“北斗”“天眼”“天宫”“人造太阳”、神威“太湖之光”、高铁等

A.新中国以来科技领域的重大发展B.苏联学派之争导致中国科技落后
C.“文革”时期中国科技举步维艰D.新时期中国各项科技都领先世界
2021-11-12更新 | 237次组卷 | 4卷引用:【寒假分层作业】高一历史(统编版纲要上)-第10练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0 . 太空筑梦

材料1956年,中国第一个火箭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中国航天事业从此诞生。苏联在1958年提供给中国一枚小型导弹——“P-2”火箭,中国以此为样本开始仿制。1960年,在苏联单方面撕毁协定、撤走专家、中断一切资料和器材供应的情况下,中国自行完成了图纸描红、原理研究、改进创新等一系列工作,成功发射仿制的第一枚近程地地导弹。1964年,成功发射第一枚自行研制的弹道式导弹。1970年,中国“长征一号”火箭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本国卫星的国家,开始了迈入太空的第一步。80年代后期,卫星研发开始为经济和国防建设服务。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的航天事业迎来了大发展的黄金时期。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飞行,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以来的飞天愿望,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2004年,中国月球探测“嫦娥工程”正式开展。2020年,“嫦娥五号”计划启程,在月球采样并返回地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网成功,信号覆盖全球;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升空,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随之开启,中国向航天强国迈进。

——摘编自孙家栋《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就与展望》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进行解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