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双百”方针的提出与破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在‘百家争鸣’的号召出来之前,有五六年的时间我没有写一篇学术性的文章,没有读一部像样的美学书籍,或者是就美学里的某个问题认真地作一番思考。其所以这样,并非由于我不愿,而是由于我不敢⋯⋯‘百家争鸣’号召出来了,我就松了一大口气。不但是我一个人如此,凡是我所认识的有唯心主义烙印的旧知识分子一见面就谈到这个‘福音’,没有一个不喜形于色的。”这说明了“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
A.推动了文学创作的繁荣B.突破了意识形态的禁区
C.促成了思想解放的潮流D.有利于学术研究的开展
2019-01-30更新 | 781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5-2016学年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2 . 1956年,中宣部部长陆定一在向科学家和文艺工作者谈到某一方针时说:“提倡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该方针是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B.“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C.“执法必严,违法必究"D.“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3 . 1955年,植物学家胡先骕因为批评前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1956年,周恩来与中科院负责人谈话:“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李森科辩护,我们就向被批评的胡先骕承认错误。”周恩来的谈话
A.实现了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
B.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C.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D.蕴含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
2019-04-18更新 | 247次组卷 | 41卷引用: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1956年5月,陆定一在中国科学院和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发言说:“我国的历史证明,如果没有对独立思考的鼓励,没有自由讨论,那么学术发展就会停滞。相反,有了自由讨论,学术就能迅速发展。”据此可知,这次“发言”(  )
A.反映了科技文艺的空前繁荣B.开始明确科技文艺发展方向
C.清除了文艺上“左”倾思想D.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2020-03-23更新 | 98次组卷 | 16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月月考(期末备考卷A)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56年,中宣部部长陆定一指出:“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判的自由,有发表自己意见、坚持自己意见和保留自己意见的自由”。这一言论体现了
A.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C.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D.“三个面向”的教育指导方针
6 . 邮票是历史和现实的桥梁。如图是1979年的邮票,主要是为了纪念和肯定“双百”方针。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中国
A.学术和艺术领域的成就斐然B.社会文化领域的“拨乱反正”
C.科技文化体制开始进行改革D.“三个面向”取得突出成就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1956年,党和政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共同作用是
A.调动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B.促进科技与文艺领域的繁荣
C.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D.推动国民经济调整的顺利完成
2016-11-27更新 | 472次组卷 | 31卷引用:吉林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20世纪50年代,中共中央为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促进文艺和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提出了
A.国运兴衰,系于教育B.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C.敢于突破,敢于创新D.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2021-04-02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实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1959年文化部在全国大城市中举办“庆祝建国十周年新片展览月”,一共展出了35部优秀影片,电影界将这一年称之为“难忘的1959年”。出现这种盛况的主要原因是
A.“双百”方针的提出和贯彻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新中国成立,激发了人民的创作热情
D.科技进步推动电影业发展
10 . 1959年,文化部在全国举办国产电影展览,35部优秀影片同时展出,其中故事片有17部,如《五朵金花》《女篮五号》《青春之歌》《红日》等,电影界称之为“难忘的1959年”。1959年电影事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破四旧”运动的开展B.“双百”方针的制定
C.“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D.“二为”方向的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