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双百”方针的提出与破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红色娘子军》是刘文韶在海南工作时基于真实的革命斗争而创作的报告文学,1960年改编为同名电影,1963年底又改编为芭蕾舞剧,次年在人民大会堂首演成功后,受到了各地群众的喜爱。该作品
A.表明文艺创作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保证B.凸显了革命性、艺术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C.说明革命斗争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D.体现了抽象性、科学性与本土性的结合
2021-12-27更新 | 2674次组卷 | 18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新解放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传统绘画特别是文人画因其贵族性、封建性而受到几乎绝对意义的排斥;而在1956年后中国传统绘画包括文人画也因其民族性这一特色获得了更大意义的生存空间。这一变化表明
A.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B.思想解放推动了文化的繁荣
C.国家政策影响传统文化的发展D.文化领域“左”倾错误得以纠正
2022-01-09更新 | 295次组卷 | 43卷引用: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D.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2020-12-11更新 | 439次组卷 | 105卷引用:吉林省吉化第一高级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65年6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文章反驳郭沫若关于“《兰亭序》是赝品”的观点,但无处发表。后来,在毛泽东的支持下,《光明日报》和《文物》杂志先后刊载了高二适《<兰亭序>的真伪驳议》一文和影印的手稿。随后,郭沫若又针对高文发表了两篇文章,与之辩论。这说明
A.史界泰斗的鉴定更具权威性
B.学术问题百家争鸣得到提倡
C.学术问题政治化倾向明显
D.辨析《兰亭序》真伪没有价值
2018-03-20更新 | 787次组卷 | 16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第九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调研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对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时期,郭沫若认为始于战国,范文澜认为始于西周。当时,有些学者要中央宣传部决定谁对谁错,但中央认为,这是学术问题,要凭考古工作者发掘出来的实物,由历史学家自己去讨论决定。这反映了(  )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B.左倾思潮在史学界的泛滥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D.历史研究难以有正确结论
6 . 1956年1月,党中央就知识分子问题召开专门会议,周恩来强调应给知识分子更多的权利,对他们的观点应给予充分的尊重。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A.体现党对知识分子的关怀
B.促进文学艺术工作的发展
C.纠正在以前工作中对知识分子造成的伤害
D.调动广大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7 . 如表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三个阶段。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第一阶段的研究内容主要是“革命文学”
B.第二阶段的文学题材较窄,工农兵文学是主流
C.第三阶段文学的主流是批判现实主义
D.中国的文学研究主要服务于文学形式的创新
8 .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在‘百家争鸣’的号召出来之前,有五六年的时间我没有写一篇学术性的文章,没有读一部像样的美学书籍,或者是就美学里的某个问题认真地作一番思考。其所以这样,并非由于我不愿,而是由于我不敢⋯⋯‘百家争鸣’号召出来了,我就松了一大口气。不但是我一个人如此,凡是我所认识的有唯心主义烙印的旧知识分子一见面就谈到这个‘福音’,没有一个不喜形于色的。”这说明了“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
A.推动了文学创作的繁荣B.突破了意识形态的禁区
C.促成了思想解放的潮流D.有利于学术研究的开展
2019-01-30更新 | 781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5-2016学年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9 . 1956年,中宣部部长陆定一在向科学家和文艺工作者谈到某一方针时说:“提倡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该方针是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B.“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C.“执法必严,违法必究"D.“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0 . “双百”方针是指(     
A.在全国重点帮助100个特困生,建100所希望学校
B.在全国办好100所大学,建10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C.艺术上“百花齐放”,学术上“百家争鸣”
D.文艺上“百花齐放”,科技上“百家争鸣”
2021-03-07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榆树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