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的春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下图是创作于1956年的一幅宣传画。这一作品反映出当时(  )

建立一支成千万人的工人阶级的知识分子队伍
A.科教兴国战略已初步形成B.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已完成
C.社会主义建设的迫切需要D.“双百”方针得到长期贯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人民网发表的一篇文章曾指出:“二为”方向并不限制艺术家的创作性,而是鼓励文艺工作者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精神产品,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这里的“二为”方向是指
A.为祖国服务,为人民服务
B.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C.为党和政府服务,为人民服务
D.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共产主义服务
3 . 1979年中国电影观众达到293亿人次,成为后来难以逾越的高峰,电影界喜称为“中国电影复兴之年”:与此时电影大发展相关的背景是
A.中国进入对外开放的新阶段
B.科教兴国成为国家发展战略
C.逐步建立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D.中国共产党开始全面拨乱反正
4 . 1956年,毛泽东两次观看昆曲名剧《十五贯》,之后《人民日报》首次为—场戏剧演出刊发社论,称赞其“一出戏救活—个剧种”。结合时代背景可知当时昆曲复兴的主要原因是
A.“双百”方针的贯彻B.昆曲名家的涌现C.国家领导人的肯定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2017-07-06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曙光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章柏青主编的《中国当代电影发展史》将新中国电影划分为历史的时代、国家的时代、政治的时代、艺术的时代、市场的时代、产业的时代六个历史时期。拍摄于1988年的电影《红高粱》在一种神秘的色彩中歌颂了人性与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这部电影应该划分到
A.艺术的时代B.政治的时代C.历史的时代D.产业的时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百家争鸣”现象走过了春秋时代的繁荣,接下来经历2000多年的沉寂,到1956年的昙花一现,再到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再度繁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思想文化现象与政治政策息息相关
B.领导者的素质高低决定社会文化繁荣的程度
C.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是“百家争鸣”现象的推动因素
D.思想文化现象与经济发展有重大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