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双百”方针的提出与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小说演义之书……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材料二     文学艺术既反映了政治的演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反过来又影响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摘自《高中历史新课程学习》
材料三     法国文豪雨果说:“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
德拉克洛瓦的作品荡气回肠,富于激情,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具有永恒魅力的作品,他本人被誉为“浪漫主义的狮子”。
雪莱说:“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材料四     欧洲是人类思想的福地。欧洲知识分子不仅有锐意进取,其中也有迷茫;不仅有孤独,还有抑郁……但无论是非曲直,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尖锐的碰撞激越,……知识分子总是努力寻找思索碰撞的空间,并为此锲而不舍。
——(德)沃尔夫•勒佩尼斯《何谓欧洲知识分子》
材料五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文化交流更加密切和频繁,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拉近了世界的距离,体现了文化的共融性。
——人民出版社《历史必修Ⅲ》
(1)据材料一,概括明清小说流传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明清小说产生、发展的新因素。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文学艺术经历了哪两个繁荣阶段?任选其中一个阶段分析其繁荣的原因。
(2)材料三中的三位伟人在艺术创作中有什么共同点?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列举15世纪以来在欧洲出现的被广泛采纳的政治思想,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知识分子的“迷茫”“孤独”“抑郁”在文学上的表现。
(3)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世界文学的特点,并写出20世纪初亚洲两位著名文学家的名字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据某学者回忆,毛泽东在1952年指示,“中国历史很长,建议在中科院设立三个研究所,把中国史分为三段来研究,第一所研究古代,止于汉;第二所研究魏晋到鸦片战争前;第三所研究鸦片战争以来的近代史办一个杂志,定名为《历史研究》,方针是‘百家争鸣’”。该指示
A.标志着“双百方针”的确立
B.有利于学术领域的繁荣发展
C.划分的历史阶段影响至今
D.确立了革命史观的指导地位
2016-11-27更新 | 610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5届四川省德阳市高三二诊文综历史试卷
3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充满变革的时代。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确立了符合国情的政治制度、经济体制、文艺方针
B.苏联虽曾重视农业领域改革,但总体成效不大
C.美国完成了从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转变,进入“黄金”时代
D.两极格局面临多种力量的冲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