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双百”方针的提出与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2 道试题
1 . 1956年1月14日至20日,中共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周恩来代表党中央作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他代表党中央郑重宣布:中国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该报告可用于说明(       
A.新中国理性地对待文艺工作B.文艺战线已进入社会主义状态
C.双百方针的指导思想已出现D.中国知识分子的作用日渐凸显
2 . 1962年3月,周恩来在《论知识分子问题》报告中,肯定我国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属于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强调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科学和科学家的作用。这一主张( )
A.与经济工作调整相适应B.提高知识分子入党积极性
C.表明经济建设取得成效D.凸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57年底,中国体育学术界掀起了体育学术话争,大家纷纷就武术等传统体育发展问题展开大讨论。当时体育学术界的两家专业期刊-《体(育文丛》和《新体育》还增辟专栏,发表我国体育学术界的不同言论,体育学术界进而呈现出空前的的繁荣。体育学术界的繁荣(     
A.体现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B.折射出当时体育学术界“浮夸风”盛行
C.说明增强人民体质是体育工作的重心D.得益于“双百”方针的提出和践行
2022高二下·陕西渭南·竞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这一方针意在(     
A.推动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实现
B.调动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C.为我国经济建设培养各类人才
D.有力保障“科教兴国战略”的顺利实施
2022-07-24更新 | 145次组卷 | 3卷引用:易错点0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56年7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致读者》,宣布开始改版,改版的主要内容有:一、扩大报道范围,多发新闻;二、开展自由讨论,阐发社会言论;三、改进文风,活泼空气。据此可知,此次《人民日报》的改版(     
A.实质是适应社会发展,回归“新闻本位”B.受到全面向苏联模式学习的影响
C.意在为建设人民公社制度做好舆论准备D.利于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生产热情
6 . 1956年冬至1957年春,上海《文汇报》陆续刊出了一些生物学家和农学工作者反对或赞成消灭麻雀的文章。其中,薛德的《谈谈麻雀》一文在读者中引起了巨大反响,促成了一场关于麻雀问题的全民大讨论。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背景是(     
A.知识分子在社会上地位的提升B.国民经济建设面临着严重困难
C.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提出D.社会主义科学繁荣方针的贯彻
7 . 1956年4月至1957年,在文学创作领域一时色彩纷呈、花香四溢,特别是短篇小说创作,异峰突起。许多短篇小说家如王蒙、陆文夫、邓友梅等人的作品以大胆干预生活,触及时弊、突破了某些禁区,加强了文学创作反映现实生活的广度和深度。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双百”方针的提出B.“大跃进”运动的全面展开
C.“八字方针”的落实D.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影响
8 . 1962年,《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人民已经成为国家的主人,正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战线上紧张地劳动着,他们除了需要从文艺中继续得到革命的教育和战斗的鼓励之外,同时又需要多种多样的文艺作品和艺术活动来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该社论
A.推动了新中国文艺创作的再度繁荣B.凸显了革命战争对文艺创作的重要影响
C.促进了新中国文艺政策的拨乱反正D.重申了文艺创作为人民服务的时代诉求
9 . 1956年被称为充满生机活力,充满创造精神的一年。这一年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②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
③召开中共八大探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④发表《论十大关系》阐述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
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2022-01-02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创新致远协作体2022届高三12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56年下半年至1957年,我国科技文化界以《十五贯》的公演、《人民日报》改版、青岛遗传学座谈会的召开和音乐民族形式的争论等为标志,出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这表明当时
A.科技文化走向了自主创新的道路B.科教兴国战略已取得了初步成就
C.科技文艺界“左”倾思想已清除D.科技文化方针得到了贯彻和落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