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双百”方针的提出与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双百”方针提出的历史背景是
A.新中国刚刚建立,百废待兴B.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大规模经济建设逐步展开
C.“文化大革命”结束,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重新确立D.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期
2 . 1956年,中共中央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百花齐放”主要针对
A.艺术领域B.学术领域C.政治领域D.经济领域
3 . 1956年后,我国涌现出一批人民喜闻乐见的作品,如贺敬之的诗歌《雷锋之歌》、老舍的话剧《茶馆》、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等。这主要得益于
A.“双百”方针的提出
B.高考制度的恢复
C.义务教育的实行
D.“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2019-09-21更新 | 648次组卷 | 17卷引用:福建省2019年6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4 . 毛泽东提出的“双百方针”推动了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繁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坚持“双百”方针。有关“双百”方针的说法正确的是
A.艺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B.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C.学术问题上“百花齐放”
D.建国后一直得到坚持贯彻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根本保证。其中“百花齐放”主要针对
A.政治领域
B.经济领域
C.学术领域
D.艺术领域
2018-02-03更新 | 351次组卷 | 20卷引用:云南省2019-2020学年高三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7 . 【加试题】20世纪60代,有学者发表《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从文章和书迹两个方面否定《兰亭序》是王羲之所作。后有人发表《<兰亭序>的真伪驳议》,表示不同意见。对此,该学者又写了《<驳议>的商讨》以作回应。毛泽东当年对此形式颇表赞同。这种讨论方式说明
A.对历史真实性的追求重于对历史的价值判断是史学家的使命
B.学术争论以澄清事实为鹄的,并不承载还原历史真实的责任
C.历史学应像其它社会科学一样提倡百家争鸣,而非定于一论
D.历史的价值判断往往导致历史学家对历史事实的倾向性选择
2017-04-17更新 | 2573次组卷 | 15卷引用:2017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卷
8 . 当有人报告一位在华讲学的苏联学者不同意《新民主主义论》中的一些观点时,毛泽东说:“我认为这种自由谈论,不应当去禁止。这是对学术思想的不同意见,什么人都可以谈论……如果企图禁止,那是完全错误的。”毛泽东的这番话符合
A.“一边倒”政策
B.“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
C.“双百”方针
D.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