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双百”方针的提出与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56年下半年至1957年上半年,我国文坛打破了以往以战争为主题或以歌颂为主调的文学创作模式,出现了一批内容活泼、形式多样、关注人性的新作品。此时期文学创作模式的转变
A.推动了“双百”方针的提出B.适应了国家文化建设需要
C.促进了文学领域“大跃进”D.加速了“左”倾思想的泛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以下四项表述可以从史实直接推断出结论的是
史实结论
A1867年,马克思发表《资本论》,指出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目的和动机,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确立了无产阶级斗争的指导思想
B至1911年,中国共修建铁路8200公里,其中帝国主义直接投资修筑占46%,贷款修筑占40%,中国人自建铁路仅1200公里,只占14%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C1935年,美国成立工程振兴局。在1935—1943年间,该局雇佣了近330万人,共主办25万个工程项目,花费了110亿美元用于造林、修建住宅和兴办教育等项目刺激生产和消费,缓和了劳资矛盾
D1956年,毛泽东提出:“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有利于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

A.AB.BC.CD.D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56年,王砚香从北京回到山区的供销店工作,他和同伴们长期坚持用背篓为农民送货,同时把农民的农副产品背下山。以他为原型的电影《红色背篓》公映,“背篓精神”也由此风靡全国。这
A.反映了艺术都是生活的真实写照
B.倡导了艰苦奋斗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C.说明对农村社会主义改造已完成
D.展现了新中国电影事业的蓬勃发展
2021-04-21更新 | 1216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单元复习过过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真题演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