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学的主要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1829—1841年间,俄国诗人莱蒙托夫创作了一系列关于1812年俄法战争和拿破仑的诗。诗中既赞颂俄国士兵“以身相许为祖国报效”,又将拿破仑描绘成传播自由的“盖世英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莱蒙托夫的诗蕴含着俄国民族主义情感
②俄法战争成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导火线
③莱蒙托夫认同拿破仑传播的大革命精神
④莱蒙托夫的作品属于现代主义文学著作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021-09-06更新 | 3180次组卷 | 23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北京历史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有人评价一部作品是“浪漫主义行色彩最浓的一部悲剧,也是一曲反对封建主义,倡导,自由平等、个性解放、婚姻自主的颂歌”,这部作品是
A.B.C.D.
2021-05-14更新 | 82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当法国革命把这个理性的社会和这个理性的国家实现了的时候,新制度就表明,不论它较之旧制度如何合理,却决不是绝对合乎理性的”,“理想王国”内到处都充斥着罪恶和不堪,“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针对该现状
①伏尔泰运用理性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
②雨果关注人的内心情感世界崇尚浪漫主义
③巴尔扎克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的罪恶
④圣西门着力揭露资本主义在道德上的贫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恩格斯认为某个文学流派作品的特点是:“除了细节上的真实之外,还要求如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以下属于这个文学流派的作品是
A.《西风颂》B.《巴黎圣母院》
C.《大卫·科波菲尔》D.《等待戈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世纪3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高潮中的理想、热情和英雄主义逐渐消失,冷静务实之风成为西方文艺界的时尚。文学艺术的“再现”和“摹写真实”功能被提到了首要地位,文学家提出“不要英雄,不要妖怪”。这一时期西方文学的特点是
A.努力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B.追求完美的“理性王国”
C.深入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D.重视作家内心的自我感受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这种思潮是一个成分复杂的混合体,既包含着对理性的愤慨,也包含着对现实的仇恨:在价值取向上或憧憬未来,或眷恋往昔,惟独对现实社会充满了怨恨和愤想:在表现形式上则崇尚真挚炽烈的情感、一尘不染的自然情调和神秘诡异的奇思异想。”下列体现这种思潮的文学作品是
A.《母亲》B.《大卫.科波菲尔》
C.《巴黎圣母院》D.《等待戈多》
2021-02-13更新 | 20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高考北京卷历史变式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下列国别、作家、文学流派和文学作品对应关系完全正确的是
A.法国巴尔扎克——批判现实主义——《人间喜剧》
B.德国海涅——浪漫主义 ——《等待戈多》
C.俄国托尔斯泰——荒诞主义——《战争与和平》
D.英国拜伦——现代主义——《西风颂》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信勒·凡尔纳(Jules&Veme,1828-1905)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他以空想的方式将当时的科技成果神奇化,大胆猜测、热情憧憬未来的美好生活,并对种种社会弊端进行深刻揭露和辛辣讽制,生前其作“光是无插图小型本便销售了约160万部”。七八十年代,日本明治文坛搬起“凡尔纳翻译热”。作品热度仅次于莎士比亚,成为中国作家“改译”的基础。1902年,流亡日本的梁启超倡导“小说界革命”,创办《新小说》杂志,将《海底旅行》归类为“科学小说”进行连载,并亲译介绍西方少年探索冒险、同舟共济精神的《十五小豪杰》。同年4月,赴日留学的鲁迅订阅了该杂志,翌年秋译成《月界旅行》,讲述三名探险家乘坐空心炮弹飞往月球的故事。鲁迅译本重“科普”而轻“幻想”,“不适于我国人者”多有删节与调整;采用章田体,加入对偶的破题诗,但正文“掺用文言俗语”,随处可见“自由、人民、进步、法则、研究、发明”等新调汇。鲁迅认为:“(读者)必能于不知不觉间,获一斑之智识,破遗传之迷信,改良思想,补助文明”,“导中国人群以进行,必自科学小说始。”

——摘编自(日)山田敬三《鲁迅与儒勒·凡尔纳之间》等


根据材料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9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出现“黑色幽默派”,以嘲讽的态度表达对主流文化的不满,欧美“荒诞派”则力图反映实际的丑恶、虚无和人的不安,苏联和新中国文艺的内容则多反映革命和建设。20世纪下半期世界文学艺术的发展呈现出
A.相互借鉴的特点B.趋同化的倾向
C.固守传统的趋势D.多样性的特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二战后的英国出现了文学流派‘愤怒的青年’,随后,在美国出现了‘垮掉的一代’文学”。这些文学流派
A.重点批判工业化带来的危害B.反映青年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C.带有反社会反传统的色彩D.体现一战后社会矛盾的变化
2021-01-10更新 | 193次组卷 | 21卷引用:北京市人大附中2018届高三2月内部特供卷 历史(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